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
报纸(4)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3)
按年份分组
2014(4)
2012(1)
2006(2)
2004(3)
2003(1)
2002(1)
2000(1)
按来源分组
云南日报(2)
中国招标(1)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1)
深圳商报(1)
南方都市报(1)
社会学家茶座(1)
领导文萃(1)
理论视野(1)
民主与法制(1)
《中国反腐败史话》丛书连载之六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作者:李小红  来源:民主与法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仲淹  反腐败  连载  丛书  史话  中国  先天  宋代  后天  王安石变法 
描述:一段]
惩治腐败应是题中之义
作者:暂无 来源:理论视野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  反腐败  企业  思想政治工作  价值观 
描述:惩治腐败应是题中之义
王安石变法:帮了腐败的忙
作者:易中天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反腐败  宋神宗  北宋王朝  接班人  年轻人 
描述:此刻正好二十岁。年轻人血气方刚,总是想做些事情的,宋神宗也不例外。于是,便有了著名的“熙宁变法”。变法是宋神宗“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头一把。因为它是从赵顼登基的第二年即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开始的,因此叫“熙宁变法”。后面的两把火,则是元丰年间的“改制”(改革官制和兵制)和“用兵”(进攻西夏)。看来赵顼确实是一个很想有所作为的年轻人,只不过他的作为似乎效果都不怎么好。变法是一再受阻,节节败退。宋神宗的变法,倒也不是自寻烦恼,无事生非,为政绩而政绩。变法是有道理的。我们知道,一个成熟的王朝,如果顺顺当当地延续了上百年,那就几乎一定会出问题。熙宁年间的情况便正是如此。五个宰相副宰相,除王安石生气勃勃外,曾公亮老气横秋,富弼称病求退,唐介不久辞世,赵扑叫苦连天,时人讽刺说这五个人刚好是生老病死苦。这种暮气沉沉的状况,并非...
从王安石变法看官民关系
作者:张小军  来源:社会学家茶座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官民关系  贿赂现象  中国  北宋时期  监督机制  反腐败 
描述:《左传》(桓公二年·传)中有如下一段话:“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意思是说国家之衰败,乃由于为官者的不正,这“不正之风”的缺德,在于宠纵贿赂使之愈发明显。它源于这样一段故事:
历史上的拒贿清官
作者:高凤英  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中国  廉洁自律  官吏  李汰  反腐败  张伯行  贪污贿赂 
描述: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过不少清官廉吏,虽然他们所处的朝代不同,但他们为官廉洁、清正的美德,历来倍受公众的赞颂。 黄金难换心。明朝李汰任朝庭主考官时,在福建主持科举
吏治与吏制——从雍正反腐倡廉说起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招标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反腐倡廉  整肃吏治  吏制  “康乾盛世”  反腐败  国家审计  “周期率”  毛泽东  《周礼》  父债子还 
描述:吏治与吏制——从雍正反腐倡廉说起
李纪周的狱中忏悔
作者:暂无 来源:支部建设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级领导干部  党的干部  党内民主生活会  马列主义  反面教材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经济转型时期  自由主义  反腐败  党和国家机关 
描述:卷入赖昌星走私大案并落马的公安部原副部长李纪周,已于2001年10月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检察日报》在其最新一期《廉政周刊》中刊出已沦为阶下囚的李纪周的忏悔录。李纪周总结了自身堕落的四个教训后说:“如果党的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都像我这样,国家的前途将令人担忧,那真是会亡党、亡国。”
吃菜见性情
作者:陈鲁民  来源: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推动改革  鹿肉  王夫人  参知政事  反腐败  张居正  筷子  袁世凯  见性情 
描述:,他的习惯不过是专拣离自己筷子近的菜吃罢了,别的菜动都不动。"这说明王安石虽身居高位,心却没用在吃上,他在推动改革上不遗余力,力求尽善尽美,在饭菜上却凑合了事,能吃饱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