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
报纸(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1)
按年份分组
2014(2)
2011(1)
2010(1)
2007(1)
2002(2)
2001(1)
1992(1)
1990(1)
1987(1)
按来源分组
判例与研究(1)
幸福(悦读)(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
经济与法(1)
法律适用(1)
老年人(1)
西部商报(1)
河北法制报(1)
收藏(1)
法学杂志(1)
抚育纠纷案件中的原告应是未成年子女
作者:倪凤霞  来源:法学杂志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未成年子女  子女抚育费  纠纷案件  离婚诉讼  民事诉讼法  利害关系人  权利义务  提出诉讼  原告  人民法院 
描述:济负担,因而,可以把提起诉讼的抚育人列为原告.这种认识和做法是与法律相悖的. 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是指因民事权利义务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到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并受人民法院判决
原告应是毕 庭审亦不必
作者:郑明珊  来源:收藏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原告  庭审  《收藏》  连带责任  读者来信  文责自负  官司  杂志社 
描述:跟毕先生打,毕永和是被告,《收藏》不是被告。原告把被告的对象搞错了尚可原谅,但律师却要坚持庭审,令人不可思议。请问这位律师,有无看到《收藏》在版权页上的《郑重声明》第二条内容——“文责自负。作者侵犯
爷爷告孙子,为了知情权
作者:杨标  来源:老年人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知情权  新晃侗族自治县  吴炳  遗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原告  李树  委托代理人  继承法  急性胰腺炎 
描述:父亲因病死亡,做孙子的担心年迈的爷爷承受不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因而没有将噩耗告诉在外走亲戚的爷爷。爷爷回家后,发现儿子已经入土多日,且所留财产全部被孙子用于偿还债务。悲痛欲绝的爷爷以孙子剥夺他的知情权和继承权为由,将孙子告上了法庭。
这种行为应是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作者:韩振域  来源:法律适用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事行为  实际需要  被告方  原告  订货合同  铅封  可撤销  数量单位  民事法律行为  经办人 
描述:后将二份合同寄给原告原告在同年12月27日给被告发了第一批货350千粒,同时函告,第一批货已发出,其余货分批生产发货,准备在1985年1月中旬全部交清。被告
奇女子王英败诉的法律适用质疑
作者:王全兴 潘晓璇  来源:经济与法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原告  被告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败诉  《产品质量法》  警示  法院判决  行业规定  酒厂  工商 
描述:量饮酒的危害;酒的正确饮用方法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等诉讼请求。案件经过了一审、二审和再审,均以原告败诉告终。法院判决原告败诉的理由是:被告富平春酒厂的酒标签符合国家制定的《饮料酒标签标准
王烈凤诉千阳县公路管理段人身损害赔偿案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县公路  王烈  人身损害赔偿  路树  马学  上诉人  被告  县人民法院  原告  公路管理 
描述:原告:王烈凤,女,51岁,农民,住陕西省千阳县城关镇侯家坡村一组。 被告:陕西省千阳县公路管理段。 法定代表人:孙志祥,公路管理段段长。 原告王烈凤诉被告陕西省千阳县公路管理段人身损害赔偿案,千阳县
古时候的官司
作者:王小妮  来源:幸福(悦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抵押物  打官司  官府  法律援助  民间诉讼  记述  周礼  规矩  受理  原告 
描述:有一天我没事儿乱翻书,看到古人诉讼的详细记述,中国人不仅会打官司,而且,规矩也足够繁杂。告状一方在"告"之前要先备下抵押物才被官府"听之",这"听",就是接案,就是被青天大老爷受理了。
广汉市万达城市信用社诉广汉市拓新有限公司、陈道循、刘晓琴抵
作者:沈晖 吴立亚  来源:判例与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原告  被告  约定  抵押  有限公司  借款合同纠纷  99年  刘晓  广汉市  同一 
描述:办理抵押登记。双方还约定原告有权了解被告广汉市拓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拓新公司)的经营情况,如被告拓新公司不按约定用途使用贷款,原告有权停止发放贷款或提前收回贷款本息。借款合
“法律必须被信仰”:荷殖巴达维亚的盟誓与纠纷解决(1788
作者:王志希  来源:外国法制史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案簿  盟誓  大学出版社  包乐史  校注  历史变迁  厦门  当事人  案件  原告 
描述:后取讨,沈鹤算说等四五天后有钱再买一张床即归还,另有叶赞生与施子余二人听到沈此言。林永义于三月二十三日晚在路上遇到沈鹤算,向其取讨,后者却声称自己并无向前者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