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19)
报纸(162)
学位论文(34)
图书(23)
会议论文(1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76)
地方文献 (59)
才乡教育 (10)
非遗保护 (3)
红色文化 (3)
宗教集要 (3)
地方风物 (1)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90)
2013(33)
2012(52)
2010(47)
2007(30)
2005(26)
1996(16)
1995(12)
1994(13)
1987(5)
按来源分组
其它(54)
人民日报(10)
中国哲学史(7)
抚州师专学报(5)
岭南文史(2)
咬文嚼字(2)
中学生(1)
文艺理论研究(1)
天天新报(1)
桂海春秋(1)
新编地方志应是一部科学的文献
作者:   来源:桂海春秋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新编地方志应是一部科学的文献
张横渠礼思想的基本特征及其对朝鲜曹冥学派的影响
作者:林乐昌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想    学派  朝鲜  中国历史  司马光  王安石  学者 
描述:皆甚高,而张载(字子厚,学者称横渠先生,1020~1077)对礼尤其重视,著有《横渠张氏祭礼》、《冠婚丧祭礼》、
遇》应是《迂》
作者:曹木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郁达夫  女学生  《沉沦》  国别  文集  小说 
描述:《咬文嚼字》第三辑《女学生的国别》一文,开头说:“《遇》是郁达夫1921年7月27日写的一篇小说。”查《郁达夫文集》第一卷,《遇》应为《迁》。它和《沉沦》、《银
宁有异,不可有假
作者:暂无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思想史  传统文化  道学  性与天道  鹅湖之会  陆九渊  周敦颐  外来文化  新的发展阶段  光明日报 
描述:如乌眼鸡,恨不得一口啄死对方,而是反复辩论,各抒己见.“鹅湖之会”成为中国思想史上的佳话.“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气象恢宏,心窗八面来风.
禅发展大要
作者:黄志辉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佛教史籍概论》  慧能  中华书局  当代中国    大雄宝殿  《宋高僧传》  曹洞宗  宗教活动  抗日战争 
描述:禅发展大要黄志辉禅宗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大宗派,也是中国佛教特有的宗派。按传统的说法,禅宗创始于我国南北朝时期,创始人是印度的达摩。其实,禅宗在唐中叶以后才作为一个独立的宗派出现,真正的创始人是慧能
柯记
作者:流炀  来源:中学生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柯记  花腔  饥荒  春日  满座  襄阳  会馆  短暂  时刻  爆发 
描述:掌声在襄阳城的这座小会馆中顿时爆发。
评艾
作者:于少海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宦官专权  科举制度  学风  抗清斗争 
描述:英是江西临川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他对明末的宦官专权、取士制度进行了揭露、批判。他活跃于文坛,创一时之风气。晚年积极参加抗清斗争.
刘绍
作者:暂无 来源: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民党  烈士纪念碑  大革命失败后  鄂中地区  农民运动  秋收暴动  农会组织  革命道路  组织指挥  武装革命 
描述:刘绍
关于宣诗社
作者:王俊义  来源:文物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社  林则徐  龚自珍  黄爵滋  中国近代史  鸦片战争  道光  肯定说  魏源  嘉庆 
描述:《文物》1979年第2期所载的《读林则徐手迹》一文,为研究鸦片战争和编写林则徐传记提供了新的史料,甚为有益。但该文肯定说:"戴絅孙曾加入宣诗社",并以他"同黄爵滋、龚自珍均有交谊"为佐证
不可割断的宋史
作者:朱瑞熙  来源:杭州通讯(生活品质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宋初期  王安石  活字印刷术  清明上河图  文天祥  科学技术  民族英雄  北宋  中国古代  宋史 
描述:科学技术,都较北宋有所发展。文学艺术领域也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和作品,如辛弃疾、陆游、李清照、文天祥等人的诗词名篇脍炙人口,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毫不夸大地说,南宋的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思想,甚至各项制度,都处于当时世界领先的地位。多年来,或许由于南宋的皇帝几乎都是强敌面前的主和派(仅宋孝宗和宁宗初期曾经积极主张北伐),对北方的金朝和蒙古(元)长期屈辱求和,因此造成一种错觉,以为南宋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停滞、统治阶级极其腐朽的黑暗时代。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不符合历史事实。以下我们从四个方面,即南宋更加丰富多采的社会生活、活字印刷术的重要实践、王安石新法的最好检验、培养民族英雄的沃土等,来论证南宋时期在中国历史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