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3)
报纸(3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0)
红色文化 (3)
按年份分组
2014(12)
2010(6)
2009(9)
2004(3)
1999(2)
1998(1)
1997(2)
1996(1)
1994(1)
1948(1)
按来源分组
康健杂志(2)
农业考古(1)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
楚天都市报(1)
班主任(1)
古汉语研究(1)
羊城晚报(1)
史学集刊(1)
皖西学院学报(1)
天下杂志(1)
詹?贤(卫生署长):不要等着人家把健康送给你
作者:邱玉蝉  来源:康健杂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身负全台湾人保健重任的卫生署长,詹?贤如何看健康,又如何解读台湾社会奇怪的健康现象?
詹?贤(卫生署长) 如何改善台湾的急诊室?
作者:邱玉婵 邱玉婵  来源:康健杂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台湾的急诊室纷扰、杂乱的程度,彷佛是个菜市场。卫生署长詹启贤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他要如何解决?
要做全台湾的署长 詹?贤:不被声音大的带着走
作者:张素璇  来源:天下杂志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没有医界所谓的辈分与足够的声望,詹?贤却黑马窜出,成?第一位来自民间的卫生署长。他将如何转化「奇美经验」,改写台湾医疗的生态?
《说“等”》
作者:洪君烈  来源:皖西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史记》  歧义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语言  《学报》  专业工作者  《助字辨略》  《唐律疏义》  《十三经注疏》 
描述:元月写。
《诗经》中的“被”与“
作者:吴晓峰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假发  首饰  周礼  郑玄  宗庙  君子  头饰  祭祀  周代  说文解字注 
描述:”至于“被”的形制如何,毛传无解,而后人的解释又多分歧,故须作进一步的探讨。郑玄《毛诗笺》释“被”云:“礼记主妇髲髢。”他的《少牢馈食礼》注说:“被锡,读为髲鬄。古者或剔贱者、刑者之发,以被妇人之紒(髻)为饰,因名髲鬄焉。此《周礼》所谓‘次’也。”①依郑玄,《采蘩》之“被”即《少牢》之“被锡”,是“髲鬄”的假借字。而“髲鬄”又是古人剔贱者、刑者之发,以助妇人发少而做的假发。这种假发在《周礼》中还被称为“次”。《说文.髟部》:“鬄,髲也。从髟,易声。”又云:“髢,鬄或从也声。”《释名.释首饰》亦谓:“髲,被也。发少者得以被助其发也。鬄,剔也,剔刑人之发为之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髟部》:“髲,益发也。……髲字不见于经传,假被字为之。”可见,《采蘩》之“被”即为“髲”,亦作“鬄”或“髢”。“鬄”或“髢”为剔发之名,“髲...
“‘加’无词义”辨及其它
作者:林寒生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词义  “变”  《古代汉语》  《词诠》  孔子  古籍文献  “多”  王安石  梁惠王  形容词 
描述:“‘加’无词义”辨及其它林寒生古代汉语常用词“加”能否解释为“更、更加”,作副词用?现行某些词典中设立的副词义项“更、更加”是否必要?周复纲先生在《“加”无词义》一文(原文载《疑难字词辨析集
科任教师应是“班主任”
作者:程方平  来源:班主任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班主任  班主任  科任教师  科任教师  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  工作负担  工作负担  学校  学校  学生  学生  班额  班额  理想  理想 
描述:较重,配备一名科任教师担任班主任,其效果是比较理想的。
从汤显祖的科举经历看《牡丹亭》主题
作者:伏涛 孙德林  来源: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举  科举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牡丹亭》是描写柳梦梅、杜丽娘之间生死相恋的一部爱情名剧,它可以与《西厢记》相媲美,但它的主题并不单一,结合汤显祖的科举经历,解读《牡丹亭》文本,可以从苗舜宾、柳梦梅、陈最良这三个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中,克分地体会到反科举这一主题。
战国时期林牧渔业发展述论
作者:李亚光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秋战国时期  周礼  经济林木  饲养  农户  中原地区  祭祀  韩非子  春秋时期  种植 
描述:一、林木业生产 (一)林木采伐 林木业在战国时期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被认为是衡量国家贫富的重要标志之一.《管子·立政》说:山泽不救于火,草木不植成,国之贫也.……山泽救于火,草木植成,国之富也.当时掌管林木采伐的官员是柞氏.
张达接任绥署
作者:暂无 来源:开平华侨月刊 年份:194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张达接任绥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