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
历史名人 (2)
按年份分组
1999(1)
1994(2)
1986(1)
1982(1)
按来源分组
中国戏剧(1)
戏剧、戏曲研究(1)
戏曲艺术(1)
内蒙古妇女(1)
戏剧文学(1)
剧作者不妨做个“拗相公”
作者:段昆仑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变革精神  人言  不足  固执己见  保守派  自然  中国戏曲  主意  宰相 
描述:在极力诋訾他的同时,还送他一个外号,叫“拗相公”。拗者,执拗不从,固执己见,不肯变通之谓也。从这点意义出发,我很赞赏王安石这种“拗”劲。他拗得有胆,拗得有识。我们今天的剧作者,不妨也学点这“拗
电影《李清照》剧作者——王英琦
作者:艺絮  来源:内蒙古妇女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电影《李清照》剧作者——王英琦
真实与虚幻:论中国戏曲的抒情方式及其文本创作
作者:于建刚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  抒情方式  与虚幻  戏曲表演  现代戏  《牡丹亭》  剧作者  剧中人物  文本  生存状态 
描述:中国的戏曲文学创作,也包括艺术创作,其根本目的是什么?是抒情。《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尚书·舜典》中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乐记》中说:“诗言其志,歌咏其声……”“志”是什么?人的内心情感...
论剧情处理的情感价值取向
作者:邵桂兰 王建高  来源:戏剧、戏曲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感价值取向  戏剧情节  《牡丹亭》  剧作者  女主人公  杜丽娘  人物性格  性格特征  观众  情节发展 
描述:论剧情处理的情感价值取向邵桂兰,王建高十九世纪德国著名戏剧理论家约·埃·史雷格尔曾精辟地指出,"若使观众与剧中人同忧同喜,只有通过激发感情才能达到目的。没有感情的情节不是情节。"①可见,我们所说的情节要有情,其一,是指戏剧情节要能够充分地表达舞台上剧...
导演与文学
作者:张庚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雷雨》  导演  剧本  二度创作  剧作者  文学修养  《牡丹亭》  戏曲现代戏  文学价值  舞台艺术 
描述:导演与文学张庚导演挑选剧本,应当选择他看中的剧本,导演对剧本的作者应当是知音,要有一种愿望把这个戏的文学成就表现在舞台上,或"翻译"到舞台上去。例如为何这么多导演愿意排演《雷雨》?因为《雷雨》的作者自己就非常懂得舞台,很多人都喜欢《雷雨》,也使很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