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229)
期刊文章(1197)
图书(29)
学位论文(17)
会议论文(1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443)
地方文献 (16)
才乡教育 (11)
红色文化 (5)
地方风物 (5)
文化溯源 (4)
宗教集要 (3)
按年份分组
2014(213)
2011(184)
2009(220)
2007(90)
2006(51)
2003(31)
2001(29)
1996(24)
1994(32)
1992(18)
按来源分组
其它(44)
北京中医杂志(11)
经济日报(4)
生活日报(3)
商丘日报(3)
中医古籍出版社(1)
史学月刊(1)
青岛画报(1)
山东美术出版社(1)
文学遗产(1)
诸宫调》应是北宋后期的作品
作者:龙建国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诸宫调》  北宋  作品年代  文学研究  《董西厢》    诸宫调  职官  兵制  文化 
描述:诸宫调》应是北宋后期的作品
的中国画作品
作者:暂无 来源:青岛画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的中国画作品
胡应麟论
作者:王嘉川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史通》 
描述:胡应麟是明代对几《史通》进行理论研究的杰出代表,虽然他对几的评价从总体上持基本否定态度,但他对几的具体史学观点的批判,往往能切中要点,发论有据,深得后世学者的普遍赞同,对史学的发展
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经验
作者:陈颂芳 阎惠敏 李桂茹 刘景惠  来源:北京中医杂志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腹泻  儿童  中医药疗法   
描述:下如注,蛋花样稀便,色深黄或绿色,味腥臭而粘,小便短赤,口渴烦躁,食少或恶心呕
治疗小儿唇裂的经验
作者:陈颂芳 李桂茹 阎惠敏 刘景惠  来源:北京中医杂志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儿科病证  唇裂  中医师   
描述:,日十数次。由于口唇干裂不适而越舔抹越重,曾在外院服过多种抗生素及中药不效。检查:患儿体弱消瘦,皮肤干燥,口唇焦裂,舌质淡红,苔少,脉细而缓。
教授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介绍
作者:李桂茹 闫慧敏  来源:北京中医杂志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京都名医 
描述:教授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介绍北京儿童医院(100045)李桂如,闫慧敏关键词,京都,名医老师1917年生,河北省邢台市人。幼承家学,1944年毕业于华北国医学院,同年拜四大名医之一施
对小儿舌诊动态观察与研究
作者:陈颂芳 李桂菇 阎慧敏 刘景惠  来源:北京中医杂志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舌诊    儿童 
描述:尚未有过记载,它是师在数十年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观察,总结到的宝贵经验,对诊治小儿外感性疾病早期发现和诊断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至于红点的出现和变化机理,有待于进一步探对和研究。我们暂将小儿外感
治疗小儿胃柿石症临床经验
作者:闫慧敏 李桂茹  来源:北京中医杂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儿童  胃柿石症  中医药疗法   
描述:治疗小儿胃柿石症临床经验北京儿童医院(100045)闫慧敏,李桂茹胃柿石症是由于过食未成熟柿子、未去皮柿子、或过食黑枣,在胃内经过胃酸作用而形成结石。本病在祖国医学中属“积聚”、“暴”的范畴
教授治疗小儿痰饮咳喘的经验
作者:刘慧丽  来源:北京中医杂志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儿童  痰饮证  咳喘  中医药疗法 
描述:主要与肺牌两脏功能失调有关,影响了津液的正常输布与排泄,以致水湿停聚而成。因为小儿的生理特点为“脾常不足”,脾虚则肺气弱。脾阳不振,健运失职,水湿不化,上犯于肺,肺失宣降,上焦水津不能通调与布散,停聚于肺,而为痰饮。临床表现症状有以下几点: 1.面色苍黄或晄白:常见于天庭、鼻柱两侧,或颊部表现较明显,其面色苍黄滞而不华为脾虚失运;面色晄白为肺虚卫气不固。两色兼见者为脾肺俱虚之证。
老师对小儿舌面红点的观察经验
作者:刘玉英  来源:北京中医杂志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验总结  恢复期  实践证明  临床实践  内伤疾病  舌面  观察方法  性疾病  小儿  老师 
描述:宜选择光线充足之处,不宜在暗室或灯光不足的地方进行。最好在饭前进行观察。先令舌体放松,不要用力,使其自然慢慢伸出,与唇相齐或稍突出为度。伸出时间不宜过久,以免促使颜色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