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礼》的生态伦理内涵
-
作者:翟双萍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生态 伦理
-
描述:人类生存必须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这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越来越多人们的共识。《周礼》中就有这方面的明确记载。《周礼》虽非专门记载上古时期生态伦理学的著作 ,但其中的内容不仅具有学术研究价值 ,而且能够启发人们认识人类与自然和谐并存良知的思想内涵。
-
李觏“礼顺人情”的伦理观
-
作者:焦秀萍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礼 礼 伦理 伦理
-
描述:儒家主张为国以礼,礼治是汉代以降历代王朝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李觏言礼是源于人的自然欲求和出于人的内心情感,其实质已触及伦理道德规范产生的真谛。
-
情理与伦理: 一种历史的阶段性诠释
-
作者:李建华 陈芬 来源:有色金属高教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阶段性 情感方式 以理节情 “心” 道德生活 情理关系 董仲舒 伦理 道德理性 陆九渊
-
描述:情理与伦理:一种历史的阶段性诠释中南工业大学李建华陈芬情理关系始终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争论的主题之一。就其基本思想倾向而论,历来就是重“理”轻“情”。尽管有人倡导“情理合一”的情感方式,但施之于道德
-
“立善法于天下”:王安石法伦理思想探析
-
作者:刘文波 刘浩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法 法 伦理 伦理
-
描述:是,到了宋代,特别是王安石变法时期,这种情形有所改变,即王安石试图以某种制度/法度来改变政治陋习和社会固有伦理观念,以其特有的政治治理观念重新诠释了法与伦理的关系,并付诸实践。
-
试析李觏的伦理思想
-
作者:赖井洋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礼 礼 伦理 伦理 利益 利益
-
描述:利益是道德的基础,伦理思想是从实际的物质关系中产生的,并对社会的物质生产关系产生反作用。11世纪中叶的思想家李觏从实际物质利益出发阐明道德的起源,并力倡功利主义,强调礼的作用,注重生民的物质利益,其思想在当时无疑是进步的,对今天的社会经济生活也有一定的意义。
-
还惠于民
-
作者:徐怀谦 来源:党政干部参考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神宗时期 司马光 王安石 辩论 财富 主张 分配
-
描述:北宋神宗时期,主张变法的王安石与主张守成的司马光围绕财富这个话题展开过一次辩论,辩论的焦点在于国家和人民如何占有和分配财富。《宋史·司马光传》记载
-
《周礼》中的农民土地分配问题
-
作者:李雪山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经济史)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土地分配 授田制 《田法》 临沂银雀山汉简 农民 余夫 一夫百亩 《周礼正义》 井田制度
-
描述:《周礼》中的农民土地分配问题李雪山《周礼》又名《周官》,是研究先秦史非常重要的一部著作。它不仅信而有征,而且主要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制度,书中土地制度方面的史料较多,故本文以《周礼》中的材料
-
财权集中应是当前财力分配的方向
-
作者:王宗杰 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财力分配 财权集中 中短期设备贷款 国家财力 简并 预算外资金 国家财政收入 常年产量 集中和分散 财政体制
-
描述:掌握,多少应分散给地方和留给企业单位,应当有一个符合客观实际、较为合理的数量界限。建国三十多年来,在财力的集中和分散方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1)第一
-
财权集中应是当前财力分配的核心问题
-
作者:王宗杰 来源:财政研究资料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财权集中应是当前财力分配的核心问题
-
市场搏击竞风流——记二六六大队地科公司党支部书记罗晓华
-
作者:肖像 来源:核地知与行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司 市场 质物 地区 党支部书记 分配 工作报告 相山 重力测量 铀矿地质
-
描述:《江西省相山地区1:5万重力测量工作报告》获部级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