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今迈步重“登殿” 上昆合力打造昆曲全本《长生殿》
-
作者:赏坤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全本 昆曲 合力 《牡丹亭》
-
描述:殿》以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男女之情寄托国家兴亡之感,以丰富的想象力驰骋地下、人间和天上,感人的情节,壮丽的
-
寻访《牡丹亭》
-
作者:徐琳滢 陈延泽 张杰 来源:旅行者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长生殿》 《长生殿》 知识阶层 知识阶层 昆曲 昆曲 全本 全本
-
描述:近期全本著名的昆曲戏目《长生殿》在上海隆重上演。这是《长生殿》问世300年第一次在现代舞台上的全藐呈现.昆曲的复兴让更多中国知识阶层领略到昆曲的魅力。提到昆曲,就不能不说到著名的《牡丹亭》,而孕育
-
全本《牡丹亭》启示录
-
作者:郭启宏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海 昆剧 《牡丹亭》 赏析 艺术创作
-
描述:全本《牡丹亭》启示录
-
如何检测昆剧全本复原的意义
-
作者:王安祈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汤显祖 板腔体戏曲 杜丽娘 戏曲研究 折子戏 长生殿 国际学术研讨会 牡丹亭 复原
-
描述:一引言:学术文化意义重大、聚焦结构透视传统美学如何展示《长生殿》《牡丹亭》两部巨制不约而同地于今年上半年在台以全本(几近全本)复原的形貌首演,昆剧一时成为新闻焦点,其中至少具备以下几点值得非常重视
-
月落重生灯再红——青春版昆剧《牡丹亭》观后感
-
作者:周子清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剧团 表演艺术 排练 《牡丹亭》 剧院 青春 白先勇 全本 苏州
-
描述:我虽师从汪世瑜先生,但真正看到全本《牡丹亭》,还是在杭州举办的“七艺节”上,由苏州昆剧团出演的青春版《牡丹亭》。我早在去年四月,得知汪师与马佩玲老师在苏州教授昆剧表演艺术,十月国庆节长假得闲专程去
-
从全本戏到折子戏:以汤显祖《牡丹亭》的考察为中心
-
作者:解玉峰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折子戏 全本 汤显祖 民族戏剧 厅堂演出 演出样式 内在规律
-
描述:甚。鉴往知来,探明从全本到折子这一基本规律,对于我们民族戏剧之存亡继绝乃至发扬光大当深有启示。
-
《牡丹亭》:岂独伤心是小青
-
作者:福康 来源:海内与海外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伤心 古代诗人 晋京演出 诗集 汤显祖 全本 寻觅
-
描述:上海昆剧院将晋京演出全本《牡丹亭》,久已仰慕,届时必往一观。我在不到20岁时,曾发誓通读古代诗人的所有诗集,最后连不是一流诗人的诗集也寻觅来读,汤显祖的《玉茗堂集》也读过。当然,他的诗与他的昆剧
-
追寻,在两极之间(上):2009上海剧坛回眸
-
作者:宇锦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邯郸记》 上海 “临川四梦” 《紫钗记》 《牡丹亭》 公演 汤显祖 全本
-
描述:限,且边演边改。
-
从全本戏到折子戏
-
作者:暂无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折子戏 全本 中国古典戏剧 《牡丹亭》 文艺研究 民族戏剧 中国戏剧 汤显祖
-
描述:解玉峰在《文艺研究》2008年第9期发表同题文章,以汤显祖《牡丹亭》为中心考察了中国民族戏剧演进的特有规律。文章认为,中国古典戏剧最初皆为全本戏,而最终形态则皆为折子戏。从全本戏到折子戏乃是中国戏剧历史演进的必然趋势。从《牡丹亭》的情况来看,折子戏的生成有两条途径: (共1页)
-
四百周年等一回——全本《牡丹亭》出国巡回演出
-
作者:谢柏梁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上海昆剧团 戏剧演出史 戏剧史 国际文化 法国 折子戏 舞台 中国戏剧 观众
-
描述:今年是戏剧大师汤显祖的《牡丹亭》(1598年)问世四百周年。上海昆剧团将55出的全本《牡丹亭》搬上美国、澳大利亚和法国的戏剧舞台,这是世界戏剧演出史上一件非同小可的大事件。汤显祖不仅是中国的戏剧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