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人性的光辉源于爱
作者:刘芸  来源:发明与创新(中学时代)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性基础  人之初  社会稳定  人情味  三字经  性本善  王应麟  光辉  种子  指导 
描述:爱心是美德的种子,是一种充满人情味的社会温情,是对他人的同情、关注和给予,是人的德行、良知和教养的体现,是社会稳定的人性基础。《三字经》里开篇就提到:"人之初,性本善。"南宋王应麟先生认为,人性最初是善良的,善行要靠善心指导。
莎士比亚 人文之光辉
作者:张继超  来源:东方养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汤显祖  人文主义  中世纪  程朱理学  个性解放  文艺复兴时期  罗密欧与朱丽叶  英国  牡丹亭 
描述:莎士比亚生活在四百多年前的英国,他吃面包,喝啤酒,用鹅毛笔,一副洋人面孔,与我们的前人汤显祖一点也不一样。莎士比亚所处的时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最高潮。整个欧洲大陆,正从中世纪黑暗的余烬中挣脱出来。
我国法家的光辉哲学思想——唯物主义的“元气”学说
作者:何祚庥  来源:中国科学A辑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夫之  辩证唯物主义  哲学思想  朴素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元气论  形而上学  天人感应  自然观  王安石 
描述:有某些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家。正是这些朴素唯物主义者在和儒家的“天命论”、“天人感应论”,宋明以来的“理学”、“心
闪耀着哲理光辉的论说文——谈苏轼的《日喻》
作者:徐中玉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文化  经术  苏轼作品  劳动人民  论说文  文人学士  具体分析  文化背景  王安石变法  现实环境 
描述:驳倒对方,这是时势使然,反映了时代的特点。正确中肯的议论为什么要反对?“以议论为诗”也应具体分析。苏轼就有这样两首名诗:
嘲骂无损于改革的光辉——儒法文学斗争一例
作者:李联明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北宋中期  儒法  儒家代表人物  大地主阶级  人言  政治路线  改革主张  先王之道 
描述: “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我国儒法斗争的历史,以大量事实,证明了鲁迅这一正确的论断。政治如此,文学岂能例外。北宋中期,司马光之流对王安石的围攻,便是一例。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王安石,高举“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爱国悯民深情在偏见岂能掩光辉
作者:涂淑华  来源:现代企业文化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明妃曲》  爱国悯民 
描述:对同一首诗,不同的读者往往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这种现象人们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对某些人怀着偏见,包藏祸心,构陷诬蔑而提出的对一首诗的所谓见解,却是人们不能容忍的.文章由此谈了一些看法.
爱国悯民深情在 偏见岂能掩光辉
作者:暂无 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明妃曲》  爱国悯民 
描述:对同一首诗,不同的读者往往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这种现象人们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对某些人怀着偏见,包藏祸心,构陷诬蔑而提出的对一首诗的所谓见解,却是人们不能容忍的。文章由此谈了一些看法。
绿叶绽光辉 俏也不争春:红娘与春香配角形象分析
作者:孟闪闪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牡丹亭》  配角比较 
描述:《西厢记》和《牡丹亭》是我国古代戏曲史上的经典之作,广受赞誉。两者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可比性,本文旨从两剧中的配角红娘和春香形象的相似点做比较分析,感受作为配角她们各自的独到之处,同时还简析了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总之,红娘和春香无疑是中国古代戏曲史上配角界的翘楚,值得关注。
光辉遗泽 永留人间——缅怀爱国爱教的杨士达先生
作者:王怡白  来源:上海文史资料选辑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光辉遗泽 永留人间——缅怀爱国爱教的杨士达先生
光辉遗泽永留人间——纪念爱国爱教的杨士达先生逝世三十周年
作者:王怡白  来源:中国天主教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光辉遗泽永留人间——纪念爱国爱教的杨士达先生逝世三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