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74)
图书(51)
报纸(34)
学位论文(22)
图片(3)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46)
地方文献 (21)
地方风物 (15)
首页图片-宗教集要 (3)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60)
2013(24)
2011(24)
2010(21)
2005(16)
1996(4)
1991(3)
1988(7)
1985(8)
1983(4)
按来源分组
其它(54)
抚州师专学报(7)
古典文学知识(5)
文史知识(4)
青年时报(1)
人民政协报(1)
中国证券报(1)
中国邮政报(1)
创作评谭(1)
石油学报(1)
鲁西隆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古风化壳的特征
作者:张厚福  来源:石油学报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下古生界  古风化壳  鲁西隆起  碳酸盐岩风化壳  古生界碳酸盐岩  特征  石灰岩  溶蚀孔隙  发育程度  张性裂缝 
描述:中、上元古界和下古生界碳酸盐岩风化壳遍布华北。本文以鲁西隆起下古生界为例,研究了它们的空间类型及其发育与分布特征,根据野外观察及镜下鉴定,发现了十类空间;然后,综合邹县地区大量水文地质钻孔
清晰的描述恰当的评价
作者:周劭馨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文学  文学史  发展历程  文学创作  文学发展  陶渊明  评价  汤显祖  发展史  作家 
描述:问世,可以说是做了一件早该做而没有做
借题发挥 寄慨行谏:读宋玉《风赋》
作者:杨炳校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玉  自然属性  天地之气  庶人  胡应麟  确凿证据  文选  描述  兰台  学人 
描述:题旨,引出楚襄王的迎风赞叹和宋玉关于风的见解。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楚襄王这一赞叹,基于他对风的自然属性的认识,同时,也托出了他居于王者地位的踌躇怀抱。诚然,作
曾巩的儒学心态初步描述
作者:黄振林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中国文化史  儒学  士大夫  传统儒家  道德完善  王安石  欧阳修  孟子  宋明理学 
描述:曾巩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典型的“醇儒”,不仅文章写得温平雅正,整饧醇厚,而且为人也温良恭俭,澹泊持重,一派儒生本色。他弟弟写的《亡兄行状》中说:“其为人(忄享)大直方,取舍必度于礼义,不为娇伪姑息以阿世媚俗,弗在于义,虽势官大人不
深之法 婉转曲折
作者:陶文鹏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词  晏几道    唐圭璋  表现手法  范仲淹  曲折  相思泪  意象  简释 
描述:唐圭璋先生所说:“上下片结处文笔,皆用深之法,极为疏隽。”(《唐宋词简释》)以下采撷几例,同大家一起欣赏。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词云:“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
并列论证与进论证何异
作者:陈祥书 王世美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证方法  论据  选择论  并列  不同高度  议论文  分层论  分论点  要求  自由主义 
描述:并列论证和进论证都是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它们同属设立分论点的分层论证,但前者广泛铺开,使论证显得全面;后者层层深入,使论证显得深透,故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一、选择论据的要求不同。并列论证要求选择
地面涂橡胶加快幼树生长
作者:舒宇华  来源:宁夏农林科技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橡胶  生长速度  丁基橡胶  美国黄松  干旱条件  面涂  落叶树  克罗  幼树生长  滴灌 
描述: 围绕新植树木,以1.5英尺为半径,在其周围地面涂一层丁基橡胶,可使树的生长速度在干旱条件下加快25%,在滴灌条件下加快将近50%。涂过橡胶的落叶树,包括白腊、中国榆、朴属及剌槐等,其生长速度
刺激消费重点应是中低收入
作者:谭浩俊  来源:共产党员(辽宁)(上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刺激消费重点应是中低收入
刺激消费重点应是中低收入
作者:暂无 来源:共产党员(沈阳)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刺激消费  中低收入  《上海证券报》  经济增长  金融危机  出口  马车  刊登 
描述:《上海证券报》刊登谭浩俊的文章说,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是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很明显,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这驾马车已经受阻,在短时间内很难再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
《音乐家师竹》与乐史人物研究
作者:郑锦扬  来源:人民音乐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音乐家师竹》  岳峰  二胡艺术  乐史人物  刘天华 
描述:学生带来了新书《音乐家师竹》。素朴淡巧的封面设计,把人们带入师竹的世界。 师竹的音乐作品闪烁着江南的智慧、时代的气韵。在当时的中国乐坛已然是点点闪光。他之于中国现代乐史,尤其是二胡艺术史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