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02)
报纸(31)
学位论文(4)
会议论文(3)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22)
地方文献 (15)
地方风物 (2)
宗教集要 (2)
按年份分组
2013(11)
2007(8)
2004(6)
2003(4)
2002(4)
1996(1)
1982(2)
1966(1)
1963(2)
1961(1)
按来源分组
其它(6)
古典文学知识(3)
书画艺术(1)
辽宁气象(1)
语文学习(1)
文学评论(1)
争鸣(1)
红旗(1)
文汇报(1)
沧桑(1)
我的父亲侯
作者:侯均初  来源:沧桑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司马迁  历史研究  文艺思想  近代史  研究成果  莎士比亚  历史学家 
描述:我的父亲侯
论汤显祖的“四梦”
作者:暂无 来源:文汇报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论汤显祖的“四梦”
坚决铲除侯论汤显祖剧作的三株大毒草
作者:王恩宇 唐宇元 孟祥才  来源:红旗 年份:196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坚决铲除侯论汤显祖剧作的三株大毒草
陆九渊“镜中之花”含义辨析(与侯同志商榷)
作者:尹协理  来源:争鸣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陆九渊“镜中之花”含义辨析(与侯同志商榷)
怎样探索汤显祖的曲意——和侯同志论《牡丹亭》
作者:王季思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6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汤显祖  柳宗元  柳梦梅  戏曲  杜甫  解释  探索 
描述:方总算看懂了,因此问题也明朗化了。现在只就《外传》中提出的两个新的论点,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希望能得到读者和侯同志的指正。
冢”≠“墓”
作者:李建明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判断句  褒禅山  三十年  坟墓  名词  教材  父母  理解  子贡 
描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高语一册)有一个判断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冢也。"教材给"冢"作注曰:也作"墓"。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
“应”应是谁家?
作者:程章灿 于溯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祁  欧阳修  四库馆臣  钱钟书  典故词  作品  四库全书  陶渊明  自注  老子 
描述:"的恶搞,
·春捂·春练
作者:袁长焕  来源:辽宁气象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准备活动  气管纤毛  过渡时期  致病因子  地面温度  冷暖气团  防病健身  天气特点  血管痉挛  王安石 
描述:也才有了“春天冻人不冻水”的谚语。春天是冷暖气团的过渡时期 ,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势力还很强 ,二者互有进退 ,导致了春天多变的天气。由于春天的“风硬” ,人体的热量散失快 ,人也就显得更加寒冷。而早春地面的冰雪融化因吸收大量的热量 ,使地面温度不可能上升得很快 ,也是人们感觉很冷的一个原因。“春捂秋
说欧阳修《山高》
作者:胡迎建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刘凝  山高送同年刘中允之南康》  诗歌  艺术风格  韵律 
描述:宋皇祐三年(1051),名士刘凝之辞官归隐,在当时颇引起一番震动。兵部尚书李常记述了当时的情景:方是时,学士大夫争为咏叹以饯之,非所以宠其行,以预送凝之为荣耳,欧阳文忠公之诗,道其为人与夫去最
自述
作者:曹宝麟  来源:书画艺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学概论》  研究生  遗传密码  语言天赋  语文教师  发展前景  天经地义的事  晏几道词  学习方式  学术品格 
描述:记得20年前在北大读研究生时,教《语言学概论》的叶斐声教授说过的一句话:"一个婴儿的诞生,就像一辆加满了油的汽车。"或许是转述西哲观点,说明人类有与生俱来的语言天赋。其实《礼记·祭义》早就说过:"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