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析胡应麟诗论中的“化”
-
作者:王明辉 来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诗薮》 化 化境
-
描述:之后的结果。
-
朔城区方言的入声舒化和舒声促化现象
-
作者:李少敏 来源:北方语言论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舒声促化 中古入声字 官话方言 入声韵 语言环境 语法功能 喉塞尾 重要组成部分 入声调 普通话
-
描述:入声是晋语区别于周围官话方言最重要、最基本的特征,也是晋语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朔城区方言基本保留晋语的入声特点,既有独立的入声调,也有独立的入声韵,但有相当一部分古入声字
-
大同方言“舒声促化”与轻声音节的关系
-
作者:孙玉卿 王茂林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同方言 入声舒化 舒声促化 轻声音节
-
描述:文章对大同方言中存在的舒入两读字进行了分类,并对这些舒声字读为入声后其韵母的音色变化进行了分析。这些字的共同特点是音长变短,一部分入声字的喉塞音韵尾【】逐渐消失,与普通话的轻声音节一致,另一部分字还将继续保留喉塞音韵尾【】的特点。
-
诗歌翻译应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
作者:余富斌 卢艳丽 来源:中国翻译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分析 可译性 体 意 化
-
描述:本文从翻译科学和艺术的角度探讨诗歌翻译的方法,着重从诗歌翻译的“体”、“意”、“化”及“精确”与“模糊”等几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研究,以期能深刻领会诗歌的意义,挖掘诗歌翻译的美学价值。
-
论刘绍棠乡土文学的民族性
-
作者:李旭 来源: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乡土文学 民族性 化 民族文化 精神
-
描述:刘绍棠自觉而坚定的追求,以其丰硕的创作实绩完成了他的乡土文学与民族化的成功结合。他的作品不仅有民族的形式,也有民族的内容,更有民族精神文化的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了我国的民族文学,创造了独特的乡土文学新风尚和关学范式。
-
“促柱”小考(外一首)
-
作者:王德埙 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声 打击乐 古谱学 大曲 乐府诗 过渡段 琵琶 晏几道词 中序 中国古代音乐史
-
描述:古谱学发展,“促柱”成了一个常谈的问题。《乐府诗集·上声歌》载:“郎作上声曲,柱促使弦哀,譬如秋风急,触遇伤侬怀,初歌子夜曲,改调促鸣筝,四座皆寂静,听我歌上声。”查“促”CU本义为迫、近
-
“稳压器”促和谐
-
作者:刘金川 来源:公民导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用人单位 社会保险费 社会保险法 劳动者 王安石 人口老龄化 和谐 人力资源 医疗保险 重庆市
-
描述:对普通百姓保护如何?实施中有何新的难点?两位嘉宾谈了各自的观点。
-
促就业应是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
-
作者:黄范章 来源:理论参考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宏观经济政策 就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积极的财政政策 “政绩工程” “形象工程” 科学发展观 货币政策
-
描述:一、保增长的最终目的在于促就业、保民生近几年来,中央一再要求各地政府一定要按科学发展观行事,不要只盯住GDP,不要不计代价地盲目追求GDP的增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宣布
-
保障住房供应是促消费的重要举措之一
-
作者:季彦敏 来源:上海房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住房供应 消费 房地产市场 上海市政府 投资过度 目标责任书 差别化政策
-
描述:用。在当前外贸增速回落、投资依然低迷的背景下,扩内需、促消费成为必然的选择。扩内需、促消费走房地产发展之路,原本是条捷径,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为消费和投资并存的领域,因为投资过度推
-
明代昆腔的雅化和官语化
-
作者:戴和冰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雅化 昆腔 明代 《十五贯》 推陈出新 戏曲 不景气
-
描述:对于昆腔来说,雅化绝不是官语化,这一点是必须给予特别强调的。昆腔的雅化,在内容上,是人文精神的注入、是文化品格的提升,而官语化则是标准语的推广;在时间上,雅化与官语化是昆山腔的不同发展阶段,雅化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