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26)
报纸(100)
图书(13)
会议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15)
地方文献 (12)
地方风物 (8)
宗教集要 (4)
才乡教育 (2)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77)
2011(10)
2010(21)
2007(9)
2006(5)
2005(4)
1993(1)
1989(4)
1986(5)
1982(4)
按来源分组
南方都市报(6)
武汉出版社(2)
北方新报(1)
中国计算机报(1)
期货日报(1)
镇江日报(1)
新三门(1)
校长阅刊(1)
上海地质(1)
文苑(1)
皇帝到底有多少老婆?
作者:宋海疆    来源:文苑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皇帝  中国  民间传说  《周礼》  古代典籍 
描述:中国民间言及皇帝的配偶,必然称“三宫六院十二嫔妃”。这说明,皇帝多妻多妾,尽人皆知。中国古代典籍《周礼》明确记载:“吉者,天下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并合百二十一人。”[第一段]
宝兰铁路谢——土段工程地质条件对线路电化改建的控制意义
作者:顾仁杰  来源:上海地质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工程地质条件  地质工作  张性结构面  玉石  方案  隧道  花岗岩  应力场  渭河  曲线半径 
描述:方案。一是靠山移动线路,以隧道穿过玉石咀,避开河岸冲刷病害,另一方案则提出明线改移,加强河岸防护。由于未作充分的工程地质工作,以至方案之争拖了四年之久,最后由铁道部选定隧道方案进行定测,搜集施工设计
用健康的眼睛看世界——近视防治专家王英教授谈“启明视力再教
作者:胡兴启 任岩东  来源:校长阅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视力不良  视力健康  近视眼  眼球运动  教育  行为矫正  康复疗法  视力矫正  方案  防治 
描述:用健康的眼睛看世界——近视防治专家王英教授谈“启明视力再教
生命清
作者:朱良志 陈洪绶  来源: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洪绶  周亮工  陈老莲  生命  作品  人生  高古  博物馆  生平  孔尚任 
描述:所谓大觉金灿,就是光辉灿烂的觉者。在周亮工看来,陈洪绶远不能以一个画家来看他,也不是一个干练的世海中人,他是大觉,他觉悟了别人所不能觉者,或所未觉者。
岁朝清
作者:聂鑫森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初三)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日》  王安石  描写 
描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宋代王安石的《元日》诗,它描写了古代迎新送旧的欢乐景象。燃放鞭炮,畅饮屠苏酒,贴春联,把春节的氛围酿造得浓浓的。
广昌路上——记广昌轻骑运销方案
作者:赵恒耕  来源:老区建设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昌  轻骑  莲子  金秋时节  中国白  早到  香菇  嘉陵  轻骑队  白莲 
描述:金秋时节,百里莲乡江西广昌处处白莲飘香。在毛泽东同志当年挥毫题就著名词章《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的广昌路上,从早到晚,成群结队的嘉陵轻骑与摩托满载莲子,穿梭城乡,南来北往,熙熙攘攘,这是中国白莲之乡广昌的
北宋学者李觏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
作者:胡春力  来源:经济学文摘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北宋学者李觏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
黄松(Pinus ponderosa)的育种方案
作者:王启无  来源:江西林业科技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子代测验  试验林场  种子园  子代测定  种子生产  土地管理  黄松  疏伐  遗传改良  林木改良 
描述: 爱达荷的林木改良计划是由爱达荷大学、美国林务局、州的林业部、土地管理局和私营工业合作进行的。因为刚刚开始,所以协作作者们作了一项决议:林木改良的重点首先应放在黄松上。在爱达荷这个树种在自然界很多,也是人工更新中栽培最多的树种。在最近10年
景琐谈
作者:刘宝俊  来源:当代电视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琐谈  美术师  汤显祖  电视剧艺术  牡丹亭  应该注意  录相  天气变化  主要矛盾 
描述:自掌握了录相技术,我国的电视剧由直播到录相,拍摄场所从播送室走到了实景,因此,如何选择实景,就成了电视美术师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了。本文不打算全面介绍美术师景的要求与过程,只想就我最近参加《汤显祖
《元曲》的历史命运
作者:邓绍基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曲  中国古典戏曲  汤显祖  元杂剧  元刊杂剧三十种  历史命运  元刊本  元明杂剧  古今杂剧  太和正音谱 
描述:明人臧懋循所编《元曲》,是一部著名的元杂剧总集,对元杂剧的传播起过重要作用。但晚近不止一位中国戏曲史研究家,对《元曲》持严厉的批评态度。其间既有前代传统看法的影响,也有当时治学特点的绾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