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代三大状元
-
作者:浅水 来源:孝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五代 三大状元 王溥 王朴 乐史
-
描述:有人说古代的科举考试不出人才,甚至毁灭人才,这种现点至少是偏颇的。仅历朝进士考试所产生的状元中就有不少杰出人才。五代时间甚短,兵荒马乱,此期状元中亦有杰出人才。
-
唐末五代闽中的曹洞宗
-
作者:王荣国 来源:福建史志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洞宗 曹洞宗 福州市 福州市 唐代 唐代 五代 五代 禅宗 禅宗
-
描述:唐末五代闽中的曹洞宗
-
柳开、王禹偁反对的应是五代体
-
作者:古今 来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昆体 五代 柳开 宋代文学 反对 黄庭坚 文学遗产 宋初 复古 进士
-
描述:有一些关于宋代文学的专著和文章,谈到宋初诗文复古运动,常认为柳开、王禹■曾力矫西昆体“浮靡柔弱”之弊。(见《文学遗产》1987年第3期《黄庭坚诗艺发微》)这种说法是毫无根据的。柳开倡导古文反对“时文”是在天宝六年(973)举进士的前后,王
-
唐宋政治论述中的贞观之政-治国典范的论辩
-
作者:方震华 来源:台大历史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贞观 理学 治国典范 唐宋时期 五代 唐太宗 王安石
-
描述:學的開展,部分文士開始批判唐太宗,提倡恢復堯舜三代之制以超越漢、唐。他們希望藉著政治的改革以達到重建禮樂與移風易俗的目的。 但是,當王安石、蔡京高舉「三代之法」以合理化自已的施政,反對者一方面質疑他們的具體作為不符三代的理想,一方面援引貞觀之政為典範加以對抗。堯舜三代與貞觀故事道在部分政治論述中被描述成不同的典範。宋室南渡後,唐太宗的典範因與恢復中原的理想相吻合,再度受到統治階層的重視,而朱熹等理學家則再度嘗試重建三代的文化秩序。朱子將貞觀君臣的作為定位為以「求利」為目的,與「堯舜三代」根本不能相合,乃引發了陳亮的批判,形成了二人間的王、霸之辯。 南宋末年,程朱之學成為學術上的「正統」,文臣諭政多半提倡堯舜三代而貶抑貞觀之政,但對統治者而言,「堯舜三代」邈遠而模糊,遠不如唐太宗「一統華夷」的成就來得有吸引力。從中唐至南宋末,不諭儒臣對貞觀之政的評價如何改變,多數君主們對唐太宗典範的嚮往卻始終未衰。這是在分析宋神宗與王安石,孝宗、理宗與南宋理學家於施政理念的矛盾時,可以思考的角度。
-
曹心泉五代梨园世家漫话
-
作者:陈志明 来源:中国京剧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世家 程砚秋 舞台实践 戏曲音乐 专科学校 天津市 《牡丹亭》 《长生殿》 中国戏曲研究
-
描述:曹心泉(1864~1938)原籍安徽怀宁县。清同治三年生于北京,1938年因患肾病病故于韩家潭西口路南的敬善堂故居,终年75岁(一说73岁病故)。他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戏曲音乐家。精通多种民族乐器,如笛、月琴、古筝等。尤擅昆曲,并能记谱、作曲。晚年曾应邀...
-
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五代宋元
-
作者:陈海铃 来源:中学文科参考资料(高中)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族融合 王安石变法 封建经济 继续发展 宋元时期 民族关系 经济重心 北宋 海外贸易 历史特点
-
描述:宋元时期的历史特点是:由分裂割据、民族政权并立到全国统一;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对外贸易更加发达;文化高度繁荣。 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分裂割据时期。
-
唐末五代广西籍诗人考论
-
作者:梁超然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末五代 广西 全唐诗 作品 中原地区 诗话 诗歌创作 胡应麟 中国历史 寓居
-
描述:先开。……”③都是认为自从曹邺以后广西的“文运”才兴起,这是事实。唐五代广西诗人在二曹之后,《全唐诗》中存有作品的,尚有五代时的诗人翁宏、王元
-
第五章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
-
作者:暂无 来源:历史学习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族融合 认知结构 助学指导 北宋中期 藩镇割据 五代十国 中央集权 加强 王安石变法 积贫积弱
-
描述:第五章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
-
五代柴窑瓷应是天蓝色
-
作者:暂无 来源:鉴宝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五代柴窑瓷应是天蓝色
-
邓名世与《古今姓氏书辩证》——兼谈宋代姓氏谱牒学的发展
-
作者:王力平 来源:文献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姓氏 宋代 谱牒学 谱系 郑樵 五代 氏族 家世 邓名世 《古今姓氏书辩证》
-
描述:出新的面貌,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一书就是其中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