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4)
报纸(21)
学位论文(3)
图书(1)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3)
地方风物 (3)
宗教集要 (2)
地方文献 (1)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11)
2013(2)
2010(3)
2007(2)
2005(3)
2004(2)
2003(2)
1998(1)
1988(1)
1983(1)
按来源分组
江西政报(5)
其它(4)
当代江西(1)
东南文化(1)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
农民日报(1)
西江日报(1)
中国老区建设(1)
学习月刊(1)
中国财经报(1)
中部崛起”首先应是思想崛起
作者:陈文科  来源:学习月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部地区  思想解放  中部崛起  东部沿海地区  计划经济  各级政府  思想观念  新时期  思想认识  十六大报告 
描述: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了新时期思想解放的三项主要内容,即:"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之所
国家的崛起,首先应是心灵的崛起
作者:高峰  来源:中国老区建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跨越式发展  跨越式发展  心灵  心灵  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  经济奇迹  经济奇迹  民族国家  民族国家  财富  财富  三个方面  三个方面  中国  中国  神话  神话 
描述:30多年的改革开放造就了中国经济奇迹,实现了社会跨越式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国际某些金融机构更是作出大胆预测:中国有望在2025年左右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体。
宋代江西文坛及其崛起
作者:邹邦奴  来源: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  欧阳修  宋代  王安石  文学家  宋史  曾巩  黄庭坚  文坛  陆九渊 
描述:个作家,江西就占了总数的八分之一。
论“吴江派”的崛起及其贡献
作者:俞为民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江派  戏曲流派  汤显祖  万历年间  临川派  元代杂剧  黄金时期  戏曲史  文化  《曲律》 
描述:在东南文化中,戏曲的发达大概是一个重要特点。如明代万历年间是戏曲史上自元代杂剧繁兴以来的又一个黄金时期。而就在这一时期的曲坛上,出现了两大戏曲流派,即以沈璟为首的吴江派与以汤显祖为首的临川派。这两大流派均在东南地区。现在我就吴江派的问题谈一谈意见。
快速崛起的新东乡
作者:暂无 来源:当代江西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东乡县  王安石  江西省  西江派  工程院院士  书法家  文学家  政治家  当代  快速 
描述:志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有明洪武四年开科状元吴伯宗、晚明爱国文人艾南英、清代西江派著名诗人吴嵩梁、当代画家吴光华及中国工程院院士艾声等名人,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佳话,
崛起中的金溪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政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溪  山川秀美  江西中部  王安石  重晶石  珍珠岩  石墨矿  著名教育家  资源丰富  创始人 
描述:金溪地处江西中部,山川秀美,曾被王安石赞为锦绣谷。金溪资源丰富,有石墨、珍珠岩、重晶石、瓷土、玛瑙等20多种矿产,其中石墨矿是江南第一富矿,金溪物产富庶,龙须贡面、金溪蜜梨、金溪丝绸、天然黄栀子色素
相山盆地中部综合地球物理特征及深部找矿认识
作者:吉高萍 曹寿孙 庞文静 龚晓春  来源:世界核地质科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山盆地中部      电地球物理场  内环构造  成矿条件 
描述:通过对相山火山岩盆地开展重力、磁法和电法等综合地球物理工作,结合相山火山岩盆地地质背景,着重分析了盆地中部重力、磁场和电场等地球物理特征及火山管道西侧SN向构造、北侧EW向构造特征及成矿条件,认为相
中部发展怎样破题 樊纲认为特点应是“东顾西盼,左右逢源”
作者:暂无 来源:领导决策信息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樊纲  中部发展  中部地区  体制改革  国企  中国国民经济  中国内陆  推进体  体制问题  加速发展 
描述:快发展。必须转变观念,推进体制改革。 樊纲认为,中部地区体制改革的特点应该是“东顾西盼,左右逢源”。具体来说,体制改革首先应该是国企的改革。国企改
岸里社与汉人合作开发清代台湾中部的历史渊源
作者:黄富三  来源:汉学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岸里社  台中盆地  割地换水  张达京  潘敦 
描述:等问题而发生冲突,何以岸里社愿意以「割地换水」的优厚条件,与汉人合作拓垦呢?追根究底,有其特殊的历史渊源与理由,笔者归纳出四个因素。第一是清廷所赐之大甲溪南岸土地原属大肚、牛骂、沙辘等中部平埔族所有,他们与岸里
从"鬼门关"出发:崛起的玉林作家群
作者:张燕玲  来源:南方文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玉林市玉州区  作家群  《太平寰宇记》  历史遗址  北流市  苏东坡 
描述:"养奋应知天理数,鬼门出后即为人",在庆贺自己重生之外,是否隐喻那一轮轮奇冤大屈远比"鬼门关"严酷?是否还有跨越生命极限后知天命的澄明呢?这位中国最伟大的文人早已感知到"鬼门关"是重生幻化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