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
地方文献 (2)
按年份分组
2014(1)
2012(1)
2009(1)
2002(1)
2001(1)
1986(1)
按来源分组
中外文化交流(1)
中国戏剧(1)
戏文(1)
抚州师专学报(1)
魅力中国(1)
戏剧文学(1)
都只为风月情浓:《红楼梦》与戏曲的不解之缘
作者:郑梦初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西厢记  戏曲  昆曲  牡丹亭  寻梦  中国传统文化  杜丽娘  曹雪芹  审美意蕴 
描述:系在了一起,成为了当前的一个文化热点。
牡丹亭中有风月,警惕风月暗消磨:观昆曲青春版《牡丹亭》有感
作者:杨鹏辉  来源:魅力中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机趣,曲词兼用北曲泼辣动荡及南词宛转精丽的长处。明吕天成称之为“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汤显祖在该剧《题词》中有言:“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亦可生[2]。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牡丹亭》全剧一共五十五折,其中多出折子《游园》、《拾画》、《玩真》等等成为经典被各个剧种搬上舞台,成为传统保留剧目。
赤溪源远风月千秋-泰伯先生“赤溪风月亭”之探讨
作者:李隆昌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赤溪  风月  Yu江书院  李觏 
描述:幸运之由。泰伯先生的成功并永载史册得利于母亲与妻子这两位伟大女性的支持。
曲江风月(据明·徐霖《绣襦记》改编)
作者:胡小孩  来源:戏文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曲江风月  胡小孩  文学作品  戏剧文学  越剧  中国  当代作品  浙江 
描述:曲江风月(据明·徐霖《绣襦记》改编)
风月暗消磨,春去春又来——有感于汪世瑜的《拾画、叫画》
作者:张允和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柳梦梅  舞台  汤显祖  观众  女同学  牡丹亭  二十年  大学生  斑白 
描述:怎样的。
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中国中秋节与韩国秋夕节之异同
作者:周磊 颜红 闫晨晓  来源: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秋节  韩国  中国  《周礼》  礼制  节期 
描述:中国中秋节·韩国秋夕节之起源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载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古代帝王有春祭日,秋祭月的礼制,祭月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逢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