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论李觏的赋
-
作者:罗伽禄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赋 赋 思想内容 思想内容 艺术价值 艺术价值
-
描述:细腻,气势壮阔;他在赋中对社会现实作了深入的观察,理智的分析,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具有丰富的现实主义精神;他的赋结构严谨,环环相扣,有着周密的逻辑推理,强有力的论据,使人无以置辩。
-
文章世所希:晏殊之赋研究
-
作者:唐红卫 来源: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晏殊 赋
-
描述:北宋前期政坛、文坛领袖之一的晏殊常常仅被当作一个"北宋倚声家之初祖"的词人;其实晏殊残留下来的几篇赋体文章在铺陈、骈俪方面的艺术形式十分精美,颇具悠游富贵气象,鲜明具体的表现了北宋前期文坛学习李商隐
-
汤显祖诗赋(赞)用韵考
-
作者:杜爱英 来源: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近体诗 古体诗 赋 通叶
-
描述:本文穷尽式地考察了明代江西人汤显祖诗赋(赞)的用韵,从近体诗、古体诗、赋的三种不同用韵系统,揭示了汤显祖诗文用韵的多面性,为正确评价汤显祖是否懂声律,提供了事实论据。
-
望仙门
-
作者:周维民 许志远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转绕 管乐 弦乐 酒液 油漆 乔木 晏殊 博山 乐器 思想
-
描述:曲优美动人,绕 梁三日而不绝;梁虹:油漆得象彩虹 样的屋梁。 ⑧佳会:在美好季节举行的筵会。
-
宁波赋
-
作者:杨东标 来源:宁波通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宁波商帮 东方大港 王安石 四明山 日月 徐福 骨哨 长江 海岸 吞吐
-
描述:壮哉伟哉!泱泱东方大港,浩浩八面来风。看巨舶巍列,招揽九天日月;沧溟横溢,吞吐五洲风云。曾几何时,誉飞环宇,雄峙亚东。夫宁波者,简称为甬。处长江三角之南,居大陆海岸之中。东濒普陀,碧海汪涛见浩瀚;西接钱塘,平畴沃
-
孔子赋
-
作者:何朝东 来源:青年作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儒教 读书 鲁国 宗师 周礼 为师之道 诗词文赋 孔庙 招贤纳士
-
描述:唤悦编审。改删诗史得奇志,定稿周礼传礼仁。《春秋》字里寻乐,《周易》句间耕耘。招贤纳士三千,唯就七十二人。广说克己复礼,辛苦周礼规矩。只图恢复朝纲,唯求政客正名。君臣父子,上下严定。强调方圆礼路,主张为政清明。反对逾越,杜绝放任。限制杀戮,治国礼宾。鼓吹青年好学,提倡不耻下问。不求生而知之,只信学习解困。尊重
-
释赋:从诗体到诗歌技巧及赋体
-
作者:贾晋华 来源:诗经研究丛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技巧 六诗 重新定义 孔颖达 诗体 诗经 修辞手段 六义 同义词 周礼
-
描述:、比、兴则阙而不论。后来,孔颖达(574-648)进一步完成这一未完成的阐释,将六义分为三体(风、雅、颂)和三用(赋、比、兴)两层。这一经典阐释为大多数传统学者所沿袭~[2]。
-
“门逆旅”新探
-
作者:臧知非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假门逆旅 监门 商鞅变法 《周礼》 《睡虎地秦墓竹简》 战国时代 云梦秦简 《商君书》 《日书》 “假”
-
描述:“门逆旅”新探臧知非云梦秦简所记《魏户律》和《魏奔命律》是魏安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52年)颁布的对“(假)门逆旅、赘后父”的惩罚性规定。其文分别云:告相邦:民或弃邑居(野),入人孤寡,徼人
-
宰相的要求:关于“门”字的故事
-
作者:暂无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中年级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宰相 “门” 故事 王安石 隐居
-
描述:宋朝宰相王安石在晚年时,在江宁选了一个地方隐居。他请了一个老木匠,在那里为他设计一所宅院。
-
淮北师范大学赋
-
作者:剑声 来源:教育文汇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师范大学 淮北市 相山 周秦汉 煤炭 相县 清峻 淮海战役 相城 隋唐
-
描述:烈烈相土①,巍巍相山。泱泱相水②,悠悠相县③。地灵人杰,滋养于黄淮濉涣;物阜文明,经营自商周秦汉。传《诗》长卿④,著《论》君山⑤。清峻中散⑥,博综贞简⑦。读书种子不绝,人文气脉绵延⑧。地有乐天之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