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940)
报纸(2074)
学位论文(126)
图书(65)
会议论文(41)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16)
历史名人 (1321)
非遗保护 (3)
才乡教育 (2)
宗教集要 (2)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1(469)
2010(490)
2009(453)
2008(496)
2006(185)
2000(59)
1995(38)
1994(41)
1993(33)
1978(5)
按来源分组
其它(229)
戏剧艺术(33)
戏曲艺术(13)
黄河之声(7)
历史研究(3)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
知识窗(教师版)(2)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天中学刊(1)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
再论汤本原著《牡丹亭》的声腔问题
作者:朱仰东  来源: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声腔  声腔 
描述:需,加以改编。也正因如此,一方面该剧在唱腔问题上难以趋于一致;另一方面,该剧能常演不衰。
广昌“孟戏”高腔曲牌的声腔特点
作者:高赟  来源:知识窗(教师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戏  声腔  曲牌  特点 
描述:广昌"孟戏"约起源于明初,至今已传承演出了五百余年。经专家考证,其唱腔是明代四大声腔之首的海盐腔遗响。因此,本文从"孟戏"曲牌的声腔为例进行分析,主要论述高腔曲牌在"孟戏"声腔中的特点。
昆腔声场之雅与赣东戏场之俗的双重体验:兼论汤显祖的声腔观与
作者:黄振林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传奇  汤显祖传奇  声腔  声腔  曲律赣东民闻演剧  曲律赣东民闻演剧 
描述:角色唱腔、念白不是弋阳土腔,而是充满临川方言的俚俗、调侃、口语倾向,再现了赣东民间演剧的鄙俗风貌.
江西广昌“孟戏”声腔曲牌中的“海盐腔”遗音研究
作者:高赟  来源:黄河之声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戏  声腔  音乐特点  遗音 
描述:遗响。因此,本文主要对赤溪曾家、大路背刘家"孟戏"声腔曲牌中的海盐腔遗音作进一步的研究。
《资治通鉴》述论
作者:陈光崇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资治通鉴  历史文化遗产  述论  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  历史研究  二十四史  历史上  我国古代 
描述:代的典籍,一不准印,二不准卖,三不准借,统统目为"四旧",一扫而光。敬爱的周总理曾经针对他们肆意阻挠出版古籍的罪行,愤慨地责问道:"《资治通鉴》还用审查吗?二十四史还要修改吗?《红楼梦》这些书也能作为‘四旧’吗?"正是由于周总理的正确领导和坚决斗争,由于华主席、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二十四史的整理出版工作才得胜利完成,《资治通鉴》的标点本才能获得重印,广大人民和专业工作者又迎来了研究和整理古代历史文化遗产的春天。
明清《牡丹亭》曲律研究述论
作者:程华平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曲律  戏曲创作  昆山腔  研究者  万历年间  戏曲音乐  戏曲理论  批评家 
描述:,这场论争经明、清两朝,余波及至近、现代。其经历时间之长、参加人数之多、批评气氛之激烈,在戏曲史上是
商代行政区划述论
作者:李雪山  来源: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行政区划  甲骨文  卜辞  商王朝  陈梦家  大邑  《周礼》  《左传》  述论  西周金文 
描述:商代行政区划述论李雪山商代行政区划即都鄙问题的研究,由于材料有限,人们在谈到它时往往语焉不详,这方面的文章也不多①,但由于殷商都鄙问题,对商代行政区划、历史地理,对西周春秋国野制度的影响等诸方面的
牡丹亭》曲意自况
作者:张红运  来源:天中学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曲意  曲意  自况  自况  香草美人  香草美人 
描述:得不到实现的痛苦心情
《周礼》所记女官述论
作者:董云香  来源:文化学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官  王后  周礼  祭祀活动  述论  内外命妇  宗庙祭祀  女性  官职  卿大夫 
描述:女官的建置最早始于周代。《周礼》中载有诸多涉及女性的官职,秦汉以后,各朝代设置女官时均参酌《周礼》,加以兴革损益。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女官是指由女性担任,且其所管理的事务限于宫廷和"阴事"的官职。据不完全统计,在《周礼》的370多种官职中直接由女性担任的官职约11种,
张方平政治思想述论
作者:黄海燕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方平  政治思想  《乐全集》  述论  王安石变法  三司使  转运使  经济思想  士大夫  免役法 
描述:张方平政治思想述论黄海燕张方平(1007-1090),北宋名臣,字安道,晚年号乐全居士,南京(今河南商丘市)人。景元年(1034)举茂材异等,释褐为秘书省校书郎,知苏州昆山县。历仕仁宗、英宗、神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