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趣
-
作者:张应麟 来源:湖南林业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根趣》 张应麟 文学作品 散文 随笔 中国 当代作品
-
描述:的一大景点(图1)。其它“板根植物”不少,有些与四数木相似或近似,也具特色,但隶属不同的科(图2)。[第一段]
-
按根体积对西黄松造林苗分级
-
作者:佟立君 来源:国外林业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黄松 造林 根 体积 树苗 分级
-
描述:根体积在检验苗圃苗木质量时并不太常用,但如果它和其它苗木特征如苗高、地径等这些在西黄松苗木质量检验中最一般的特征结合在一起使用,可具有一些潜力。1986年苗圃技术合作社使用目标苗木这一概念时,提出了
-
汤显祖“意趣神色”论
-
作者:史凤云 来源:社科纵横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剧创作 意 趣 神 色
-
描述:汤显祖在以“情”为核心的戏曲创作中,实践了其“意趣神色”的戏剧观。他主张“情”作为戏剧真正之内涵,统帅着整个戏剧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段;强调戏剧创作应注重立意深刻、富有机趣,同时要有神韵气质和本色的语言。
-
姜趣
-
作者:薛理勇 来源:食品与生活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中国古诗 调味品 宋代诗人 孔子 不撤姜食 刘子翚 草本植物 调味食品 姜芽
-
描述:谚语和故事。
-
梅趣
-
作者:王乐怡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山 闲情偶寄 范成大 春秋战国 南京市 南北朝 王安石 中山陵 梅山 西汉
-
描述:无锡梅园、浙江超山并称“中国四大梅山”。[第一段]
-
趣说“果然”
-
作者:张虹倩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项羽本纪 咸阳 异物 谋士 郑玄 出现于 先秦 周礼 唐代 记载
-
描述: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于是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这位谋士听了这番宏论,无比失望地说:“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羽听后恼羞成怒,竟然把这个谋士给“烹”了。 二、有一种野兽叫做“果然” “果然”其实也是一种野兽的名字。“果然”作为兽名始见于郑玄《周礼注》。《周礼·春官·巾车》介绍“駹車”时,说这种车是“冥”(用“然”的皮做车前横木上的覆盖物),东汉郑玄注释道:“然,果然也。”唐代贾公彦则更具体地指出:“果然,兽名。”那果然兽为什么叫做“果然”呢?《南州异物志》说“交州以南有果然兽,其鸣自呼”,可见,是因为这种野兽的叫声就像“果然”,故将这类猴子称为“果然”。 唐代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九十五《兽部·果然》引述了诸多文献,详细介绍了这种果然兽。
-
应是“根茬”
-
作者:朱晓烨 张志达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根茬 碎屑 长篇历史小说 竹子 欧阳修 渣滓 合成词 农作物 词义 致人死亡
-
描述:长篇历史小说《天下知音——欧阳修》中有云:"但见成片的竹林已徒剩下根渣,备显得怪异,不忍入目。"(第76页)其中的"根渣"何意?"根"无疑是指竹根,"渣"音zhā,词义为碎屑、渣滓,二
-
归家的路 文化的根
-
作者:沈立 来源:文化月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 中华民族 《元日》 庆祝活动 中国民间 传统节日 王安石 过年
-
描述:形成了中国民间最为隆重、最为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虽然历经变迁今日的中国正在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化社会转变,很多传统仪式逐渐被人们淡忘,但"过年回家"作为一个强劲的文化符号却被保存下来。无论多么艰难
-
诗人花趣
-
作者:衣殿臣 来源:山西老年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咏梅诗 牡丹亭 林逋 杜甫 战国时期 自然美 语言美 洛阳 海棠
-
描述:诗人花趣
-
词牌趣问
-
作者:晓秋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江月 诗词名句 欧阳炯 李白 答案 晏殊 庄宗 简文 神仙 落花
-
描述:6.满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