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应是屐齿印苍苔:《柯灵散文选》序(节选)
作者:柯灵  来源: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节选  文选  柯灵   
描述:饥来驱我,还在浑浑噩噩的少年,就过早地投身社会,赤手空拳,迎接命运的挑战。人海辽阔,世路多歧,幸而和缪斯萍水相逢,春雨如酥,润物无声,才使我睁开朦胧的心眼,避免了可悲的沉沦迷误。以天地为心,造化为师,以真为骨,美为神,以宇宙万物为
《文苑英华》续《文选》特征及原因探析
作者:何水英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选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昭明太子  编纂体例  文体  编纂者  王应麟  收录  诗歌  萧统 
描述:文选》为蓝本。此观点被普遍认可,如《四库全书总目》言《文苑英华》"梁昭明太子选撰《文选》三十卷,迄于梁初。此书所录,则起于梁末,盖即以上续《文选》。其分类编辑,体例亦略相同,而门类更为繁碎
郭店一号楚墓墓主身份
作者:方旭东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墓主身份  郭店  楚墓  《左传》  东宫之师  《周礼》  铜礼器  随葬品  历史文献  楚简 
描述:郭店一号楚墓墓主身份
李安平散文选
作者:李安平  来源:北方作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最奢侈、最理想的生活了,除此似乎就别无所求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这幅对联有了更深的理解,父亲去世后,每次暗诵起这幅对联心里都会拂过一丝忧伤,尤其是过年的时候。
文选》旧注辨正
作者:王华宝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选  《史记索隐》  旧注  文选  《尚书·泰誓》  郑玄注  汉书注  《周礼正义》  《上林赋》  同义连用 
描述:文选》旧注辨正
宗伯
作者:朱新华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宗羲  钱谦益  古代文  《周礼》  《辞海》  官礼  尚书  书版  文选  巴蜀 
描述:黄宗羲《八哀诗·钱宗伯牧斋》是悼念钱谦益的。巴蜀书社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版《黄宗羲诗文选译》注:“钱主盟诗坛,且黄比钱少二十八岁,故称钱为‘宗伯’。”(180页)
借题发挥 寄慨行谏:读宋玉《风赋》
作者:杨炳校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玉  自然属性  天地之气  庶人  胡应麟  确凿证据  文选  描述  兰台  学人 
描述:题旨,引出楚襄王的迎风赞叹和宋玉关于风的见解。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楚襄王这一赞叹,基于他对风的自然属性的认识,同时,也托出了他居于王者地位的踌躇怀抱。诚然,作
周振甫说钱锺书《谈艺录》之鉴赏论
作者:暂无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谈艺录  钱锺书  鉴赏论  王安石诗  黄雀  苕溪渔隐  黄庭坚  韩信  引用典故  文选 
描述:周振甫说钱锺书《谈艺录》之鉴赏论
编辑《刘大年文选》的回忆与思考
作者:张海鹏  来源:近代史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大年  近代史研究  抗日战争  学者  治学经历  大师  中国历史学  委员  明知  所长 
描述:的许多前辈学者前来祝贺,发表了祝贺感想,我在会上作了发言,进一步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刘大年同志的学术经历。这次会议,刘大年同志本人避席他去,表现了他的美德。我们明知道他不会出席,还是照旧开会,这是因为,我们在会上所说的话,不一定要他本人听到,而是从学术界的需要出发的。199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为了展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大家的整体形象,启迪和教育新一代年轻学人,决定编辑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学术大师的治学经验,选出了在我院工作过的在世和过世的院长、学部委员、一级研究员32人,我所入选的是首任所长、学部常委范文澜,继任所长、学部委员刘大年,以及一级研究员罗尔纲。该书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大师治学录》。主持者要我为刘大年同志作传。为了完成任务,我仔细研究了大年同志生平,重读了他的许多著作和论文,写出了1.6万字的传记。去年底大年同志去世后,我又在今年《抗日战争研究》杂志第1期发表《战士型的学者,学者型的战士》的长文,总结他的抗日战争研究成果;同时在5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一个战士学者对中国历史学的贡献》的怀念文章。现在要为《近代史研究》写稿,一时觉得写不出新意。
“古文运动”与“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文选》前言
作者:姚奠中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古文运动  柳宗元  欧阳修  韩愈  新散文  王安石  散文发展  写作实践  文章 
描述:”。最早把他们的文章合为一集的朱右,但那个本子早已佚失;其后便有茅坤的《唐宋八大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