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也论“八佾舞于庭”
作者:费民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孔子  新解  论语  批评  周公  僭越行为  演奏  大夫 
描述:成矛盾,但具体到《论语·八佾》中孔子所批评的“八佾舞于庭”,则以旧说为是。旧说认为,将八佾舞“于其家庙舞之”,所以认为是违背周礼的僭越行为。汉马融注《论语》本句说:“鲁以周公故受王者礼乐
八佾舞于庭”新解
作者:李启谦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鲁国  季平  祭祀  旧制度  周礼  周公  晋国  大夫 
描述:《论语·八佾》篇载:“孔子谓,‘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是孔子对作为一个大夫的,竟然也奏起了天子之乐的批评。于是人们就根据这句话,一方面认为孔子是顽固保守的代表
八佾舞于庭”不是维护周礼(与李启谦同志商榷)
作者:刘百顺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季平  周礼  祭祀  维护  左传  论语  正义  新解  鲁国 
描述:传》记载,季平子是代鲁君主持过祭祀,但昭公二十五年又说:“将禘于襄公,万者二人,其众万于。”‘二人’,吴仁杰《两汉刊误补遗》谓当作“二八”,二八即二佾,刘宝楠《论语正义》据此推论季平子“取公四佾
《诗经·檀》一条注解疑议
作者:马绍才  来源:安徽教育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疑议  诗经  遂人  夸张手法  中国古代文学  《周礼  高中语文  剥削者  王力 
描述:汉语》,对“廛”、“亿”、“(口禾)”的注解,均与教材注释暗合。对这条传统的注释,我以为值得商榷。《实用大字典》在“廛”字条目中说:“一夫之居曰廛”。该条目还援引《周礼·遂人》,“夫一廛田百么”做为例证。上海教育学院编的《中国古代文学读本》注释曰“古代一夫之田,
刚的一句话
作者:姚彬彬  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史记》  《新青年》  《文选》  陈独秀  《周礼》  《左传》  《汉书》  周作人  笔记小说 
描述:周作人《知堂回想录·北大感旧录(二)》记述了黄刚的一件逸事!这话须还得说回去,大概是前清光绪末年的事情吧,约略估计年岁当是戊申(一九○八)的左右,还在陈独秀办《新青年》,进北大的十年前,章太炎
《诗·魏风·檀》中“鹑”当作“雕”解
作者:林家骊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檀》  《毛传》  《诗经》  鹌鹑  魏风  《鲁诗》  本草纲目  《周礼》  古今字  《诗三家义集疏》 
描述:《诗·魏风·檀》中“鹑”当作“雕”解
浅谈刺槐林抚育间的几个技术问题
作者:夏正丽  来源:科技信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益区  刺槐  抚育间 
描述: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森林抚育措施,调整林地树种组成与林分密度,优化森林结构,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森林质量,缩短森林培育周期,提高木材质量和工艺价值,达到发挥效益的最佳状态,实现林业永续发展.
无极县甄望族
作者:刘宗诚  来源:中州今古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无极县  《畿辅通志》  望族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北朝时期  《太平寰宇记》  中国文学  东汉末年  人物形象  《后汉书》 
描述:无极县甄望族刘宗诚历史渊源甄姓是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东汉应劭《风俗演义》(又称《风俗通》),三国《魏书·官志》,唐代林宝《元和姓纂》、唐太宗命诸儒撰《氏族志》,宋代何承天《姓苑》,明代《皇明千家
心学辨
作者:王德有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主观唯心主义  宇宙  客观唯心主义  思想体系  本体论  心学  普遍法则  认识论  哲学体系 
描述:学,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然以主观唯心主义冠陆的哲学体系,则不可以不辨。分析其整个思想体系,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陆九渊的哲学在本体论上是客观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具有主观唯心主义因素。
方相面具考
作者:顾朴光  来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铜面具  假面  原始社会末期  黄金  商周时期  原始部落  图腾  周礼  黄帝  古代文献 
描述: 在中国古代面具中,最脍炙人口,亦最扑朔迷离的,莫过于“黄金四目”的方相面具了。虽然自《周礼》开始,历代文献对于方相面具的记载不绝如缕,但迄今为止,不仅考古学家没有发现一面“黄金四目”的方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