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4)
地方文献 (1)
按年份分组
2013(1)
2012(1)
2010(1)
2009(1)
2004(2)
2002(1)
1998(1)
1996(2)
1995(1)
1986(1)
按来源分组
抚州师专学报(2)
名作欣赏(2)
文史知识(1)
语文天地(1)
创作评谭(1)
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1)
福建艺术(1)
语文教学之友(1)
中学语文(1)
散文选刊(1)
都楚魂
作者:王英琦  来源:散文选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楚文化  古城墙  人的本质  人性人道  珍珠泉  故事中的故事  古代水利工程  王英琦  乡愁情结 
描述:都楚魂□王英琦这里说的都,是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迁都寿春(今安徽寿县)后的楚国国都。少小时,就常听大人们提及都。李子、张子、老子不绝于耳。也曾纳闷过,何以这些乡土之地不叫村、庄
时光流逝的
作者:周丽云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时期  冯延巳  晏殊  词风  浣溪沙  诗歌  生命力  开花  归来  燕子 
描述:去了,不由得大为伤感和惆怅。他踏着落满香花的小径在院子里独个儿徘徊,无计排遣。假如我们简单地认为只有那些“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诗歌,才是真正的
项羽诗趣谈
作者:陈爱明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项羽  诗趣  南京  江苏如东  李清照  楚汉战争  中学  江东  王安石  乌江 
描述:项羽诗趣谈
仲永之与木兰之幸
作者:王子义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木兰  王安石变法  北宋  神童  政治革新  文学家  环境  结局  思想境界  将军 
描述:作为北宋一代名相王安石,不仅是政治革新的旗手、思想深邃的大家,更是耳熟能详的文学家。因还家路过仲永家乡,在舅父家听说"世隶耕"的仲永家有5岁神童仲永之趣事,便记挂胸间,并
”“乐”相衬情更浓
作者:石毅坚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乐境  以乐景写  反衬  杜丽娘  窦娥冤  表现方法  情境  牡丹亭  戏曲创作  艺术规律 
描述:,写喜事必须要"枝头鹊雀喳喳叫"吗?写倒霉必
《长亭送别》、《江南》鉴赏指要
作者:童华池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莺莺  江南  桃花扇  西厢记  王实甫  荷塘月色  柳敬亭  王安石  朱自清  苏昆 
描述:离愁别怨压莺莺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戏则有戏眼。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诗,“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中的“绿”字是诗眼;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文眼;《长亭送别》一折,“别怨”二字则是戏眼。
时代的宣泄和愤怒:读徐春林长篇小说《白虎都》有感
作者:张蕴华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潜规则  长篇小说  女性  宦海沉浮  乳房  乳腺癌  男人  时代  乳癌 
描述:背景下价值观的扭曲、良知的缺失、道德的沦丧、人性的沉沦……徐春林写作的目的是想“通过乳房的病变来把社会上一些如乳癌一样的生活现状反映出来。
伤事怀人 语痴情──论《小山词》的“梦”
作者:刘传武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小山词》  《小山词》的梦 
描述:重要的作用。
满目景 一腔愁情——杜甫《登高》导读
作者:姚永强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  景物  艺术价值  胡应麟  夔州  气象  中学  摹状  境界  会宁县 
描述: 《登高》系杜甫寓居夔州、贫病交加之时所作。全诗借登高所见之秋江景色,深沉地表达了诗人孤苦老病、疾首痛心的复杂感情,激切苍凉,沉郁顿挫,律法谨严,气象阔大。胡应麟《诗薮》推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精当地指出了其艺术价值。
《菩萨蛮》(筝一弄)非张先词
作者:金镛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词  张先  著作权归属  菩萨  类编  宋词  陈师道  唐圭璋  词学  作者 
描述:贵刊1995年第2期发表的蔡义江《读张先的两首词》一文中,将《菩萨蛮》(筝一弄)的著作权归属于张先。其根据可能是《类编草堂诗余》(卷一),这是值得商榷的。现存刻印最早的一部宋词总集《六十名家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