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8)
报纸(1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3)
地方文献 (3)
红色文化 (3)
按年份分组
2014(8)
2013(2)
2011(4)
2007(2)
2005(1)
2003(1)
1998(2)
1997(1)
1993(2)
1989(1)
按来源分组
潍坊日报(1)
半岛都市报(1)
宝藏(1)
当代矿工(1)
同舟共进(1)
华章(1)
河北金融(1)
黄梅戏艺术(1)
北京教育(1)
长春日报(1)
古杂录之四
作者:朱沨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州派  《牡丹亭》  题材  作家  汤显祖  昆腔传奇  明末清初  反映现实  以情反理  明中叶 
描述:八种;朱佐朝传奇创作也存三十种以上,今传十三种;朱素臣十九种,今存八种;张大复传奇、杂
选人用人之
作者:李洪楷  来源:河北金融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张居正  李德裕  选人用人  知人  皇帝  宰相  领导者  推荐  四维 
描述:古人云:“事之最难,莫如知人;事之至大,也莫如知人。”事实也是如此,选人,用人,首先要知人。只有知人,才能善任。历史上,看错人,用错人的事,是常见的。唐朝宰相李德裕,极力推荐白敏做宰相。白敏做了宰相后,投靠了牛党,坚决排挤打压李德裕一派,李德裕被贬, 死于崖州。
王安石变法今
作者:李熙春  来源:华章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变革  启示 
描述:与民争利是王安石变法的一个基本特征。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我们应从王安石身上吸取教训。诺贝尔奖得主布坎南的研究揭示,公共组织行为遵循“经济人”法则,中国如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现行改革或有可能演变成恶政。
三则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教育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仲淹  王安石  岳阳楼记  生财之道  四言诗  金溪县  热烈欢迎  “神”  政治家  严格要求 
描述:三则
古人处理公私关系之观
作者:杨渺  来源:当代矿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私关系  柳宗元  诸葛亮  太皇太后  王安石  公与私  党员领导干部  共产党人  棘手的问题  诸葛瑾 
描述:如何处理公与私的关系,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令人棘手的问题,古人在这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给今人树立了很多可借鉴的典范,颇具效法之用。 西汉武帝刘彻,自幼天资聪颖,年少继位时,碍于太皇太后,韬光养晦,广结贤才,以图一统天下大业。当窦太皇太后一死,他即全力施展抱负。在用人的首要问题上,他既
创作·评实例三
作者:徐忠根  来源:宝藏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作  实例  结构对称  艺术修养  空间感  王安石  欣赏者  层次感  审美心境 
描述:此石质地温润,肌肤细腻,形状规整,结构对称,石面虽如股掌,但构图尤为合理——状如枝桠的纹理,稀落交叉;形似花朵的色斑,疏密有致;画面布局自如,大片"留白"恰到好处。左侧下方色泽由浓渐淡地向上蔓延,形成素淡的墨晕。这种"散墨"感觉,犹如画家绘画
宋代冗官成灾的史
作者:耿法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宋神宗  冗官  中国历史  官员  廿二史札记  王安石  国家财政收入  范仲淹  转运使 
描述:清代赵翼《廿二史札记》)。这也是宋神宗下决心起用王安石实行变法的背景之一。
《医学未然金》方剂学术思想初探
作者:赵黎  来源:中医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徐春圃  《医学未然金 
描述:徐春圃是明代新安著名医家,其晚年所著《医学未然金》首创了二十四字治法,按治法分类方剂,在历史上对方剂分类法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并评述了四十首常用验方,剖析透彻细腻,是一本专论治法与方剂的普及性读物。
王安石财政思想及其史价值研究
作者:马海涛 李将军  来源:现代财经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财政思想  市场经济 
描述:王安石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改革家和理财家。虽然"王安石变法"在当时以失败而告终,但其先进的理财思想却在很大程度上与今天的市场经济不谋而合。本文分析了"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时代原因,肯定了王安石的理财思想,并探讨了该思想对现代理财的启示。
《唐》及其在历史编纂学上的地位
作者:房鑫亮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祖禹  历史编纂学  编年体  司马光  史书体裁  新变化  纪传体  评论文  史实  王安石变法 
描述:。范祖禹以编年、史评二体著《唐》,别开生面。宋人认为,提供致治之道,编年体优于纪传。因其详于一国的治乱。但这是通过史实诤谏,难以痛快淋漓。《唐》则以大量评论继于史实之后,具有随时议事的优点,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