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北宋诗文革新理论的演变和发展
作者:于兴汉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文学理论  欧阳修  王安石  北宋时期  古文运动  持续性  文学创作  载道  短期内 
描述:,还有墓志文、史传文和杂文等。这种丰富多采的文学创怍和革新为理论上的建设提供了雄厚的实践基础。当然,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涉及面大,改革的难度也大,这就不是在某一阶段或短期内所能完成的,这样,在时间上
为王安石的《明妃曲》辨诬
作者:邓广铭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明妃曲》  司马光  欧阳修  人生失意  梅尧臣  “自”字  思想感情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宋诗精华录》 
描述:为王安石的《明妃曲》辨诬
唐宋八大家论
作者:周振甫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宗元  唐宋八大家  欧阳修  韩愈  艺术性  古文运动  王安石  《宋诗选注》  唐宋八家  文论 
描述:唐宋八大家论
简论作为政治家的苏轼
作者:张海俐  来源: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家  王安石变法  苏轼  苏武  欧阳修  司马光  《念奴娇·赤壁怀古》  变法派  中国古代史  文坛领袖 
描述:简论作为政治家的苏轼张海俐“蜀中多才子,三苏天下奇”,一代文豪苏轼不但是北宋时期的文坛领袖,也是一位较有个性的政治家。前人在评价作为政治家的苏轴时,较看重的是他在王安石变法中的言行,如陈迩冬在《苏拭诗选》中认为:“苏武在政治上是追随旧党的……”也有的...
出一头地
作者:暂无 来源:教师博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苏轼  王安石  苏东坡  文学家  政治家  曾巩  人才  北宋  宋史 
描述:坡的故事。
处事执心,不为毁誉而变更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校园文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思想  王安石  司马光  宰相  担任  要职  推荐  大臣  评价 
描述:司马光、王安石和吕公著都与欧阳修思想有分岐。但欧阳修担任副宰相时,却上书推荐这三个人可以担任要职。大臣陈恭公一向跟欧阳修不友好。后来陈恭公被
荐贤者贤
作者:杨存社  来源:党史天地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管仲  治国之术  经常性工作  举荐人才  夺王位  秦穆公  组织人事  欧阳修  王安石  治国安邦 
描述:若没有超人的识才水平,就很有可能埋没人才。管仲少有大志,精通治国之术,苦于英雄不得志,迭遭磨难,在言谈举止中曾给人以“贪、愚、不肖、怯、无耻”的印象,鲍叔牙没有被这些表面现象所迷惑:管仲和他合伙做生意,管仲每次都多拿一些红利,鲍叔牙不认为他贪婪,知道他太贫困了;管仲曾帮助鲍叔牙出谋划策,搞得二人越来越贫困,鲍叔牙不认为管仲愚笨,知道点子也有有利不利的时候;管仲曾三次入仕,次次都被国君赶走,鲍叔牙不认为他没有才能,只是没遇到明君;管仲参战三次,开小差三次,鲍叔牙不认为管仲怯战,知道他家中有老母亲需要照料;管仲事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王位,公于纠败,大臣召忽自杀,而管仲却甘愿做了一名囚徒,倍受屈辱,鲍叔牙知道他不以小节为羞唇,而耻于功名不被天下人所知。正因为鲍叔牙对管仲深为了解,所以他竭力向齐恒公举荐管仲,管仲由衷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后人亦称赞?
创新与阅读
作者:蔡宏伟  来源:语文新圃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阅读量  经典著作  司马迁  欧阳修  王安石  王维  附议  时尚  读物  创新思维 
描述:若有人叫停时尚读物的阅读,我肯定会附议;若有人倡导对经典著作要少读或不读,那我绝不苟同。
高考综合练习(二)
作者:钟德赣 胡道吾 詹火滥 彭梅华 张家旭 曾小英 李慧芳 邹翔安 杨金昭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综合练习  地内行星  预算外投资  高考  银河系  二次流  整体演化  欧阳修  王安石  恒星的形成 
描述:jué抓)取 翕(xī收敛)忽 仓廪(lǐng米仓) 2.不能按声旁准确读出(普通话)字音的一组形声字
苏轼与文章之法
作者:毕熙燕  来源: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苏武  苏轼  圣人之道  文学创作  黄庭坚  王安石  “法”  创作规律  柳宗元 
描述:苏轼与文章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