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儿笔底女儿心:《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评语的女性立场
-
作者:郭梅 来源:文化艺术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 《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 吴吴山三妇 吴吴山三妇
-
描述:们对《牡丹亭》之"情"的不同体悟,研究她们所表现出的强烈的女性意识。
-
从今解识春风面,肠断罗浮晓梦边——《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
-
作者:郭梅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吴吴山三妇 吴吴山三妇 《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 《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 述评 述评
-
描述:评述吴吴山三妇及其《牡丹亭》评本 ,充分肯定其理论价值。
-
玉茗堂前朝复暮 四梦园中芳与菲——评邹自振《汤显祖与玉茗
-
作者:尹蓉 来源: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小说研究 戏曲小说研究 邹自振 邹自振 汤显祖与玉茗四梦 汤显祖与玉茗四梦 书评 书评
-
描述:的又一结晶,真可谓是玉茗堂前朝复暮,牡丹园中芳与菲。
-
毛泽东词《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写作时间地点新探
-
作者:丁仁祥 来源:党史文苑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泽东 毛泽东 《减字花木兰·广昌路上》 《减字花木兰·广昌路上》 1930年2月9日 1930年2月9日 陂头村 陂头村
-
描述:本文通过对毛泽东转战闽西赣南历史踪迹的考查,认为毛泽东《减字花木兰·广昌路上》一词,作于1930年2月9日,地点是陂头村,即今江西吉安市青原区文陂乡渼陂古村,词中“命令昨颁”是指1930年2月8日
-
从认知图式理论视角看文化负载词翻译:以汪译《牡丹亭》为例
-
作者:林佳 来源:经营管理者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图式理论 图式理论 文化负载词 文化负载词 翻译策略 翻译策略
-
描述:个方面探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
挥毫珠玉、词翰双绝:郭睛湖先生及其书艺
-
作者:邹绵绵 来源:书法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评论 艺术评论
-
描述:挥毫珠玉、词翰双绝:郭睛湖先生及其书艺
-
思致融情传好句―论《珠玉词》之情中有思
-
作者:唐红卫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思致 理性
-
描述:作为“北宋倚声家初祖”,理性诗人晏殊的《珠玉词》具有明显的情中有思的特点―在词中抒发情感时常常会不经意中比别人多了一份思致与理性。这一份思致具体表现为强烈的生命意识,这一份理性则具体表现在对苦难
-
北宋中期词坛的一支异军:范欧王苏词略论:[范仲淹、欧阳修、
-
作者:唐骥 来源:太行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词 文学研究 中国
-
描述:北宋中期词坛的一支异军:范欧王苏词略论:[范仲淹、欧阳修、
-
清新优美喜芳春——介绍晏殊词(题图伍军)
-
作者:超尘 来源:美与当代人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清新优美喜芳春——介绍晏殊词(题图伍军)
-
承南唐余绪 开宋词先声——晏殊《珠玉词》
-
作者:薛祥生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词 《珠玉词》 宋词 审美情趣 《破阵子》 《花间集》 柳永词 浣溪沙 清平乐 男欢女爱
-
描述:承南唐余绪开宋词先声——晏殊《珠玉词》薛祥生晏殊字同叔,谥元献,为北宋著名词人之一。其词影响深远,获历代词论家好评。宋代刘分攵说:“晏元献尤喜江南冯延己歌词。其所自作,亦不减延己。”①清代冯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