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93)
报纸(608)
图书(13)
学位论文(10)
会议论文(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502)
地方文献 (85)
红色文化 (14)
地方风物 (11)
宗教集要 (9)
非遗保护 (5)
才乡教育 (4)
文化溯源 (3)
按年份分组
2014(534)
2013(66)
2012(90)
2010(64)
2009(59)
2006(35)
2004(40)
2003(31)
1993(13)
1988(28)
按来源分组
美术观察(9)
艺术百家(9)
当代文坛(8)
中国教育学刊(6)
文艺争鸣(4)
大舞台(3)
艺术评论(3)
社会科学战线(2)
民族艺术(2)
摄影与摄像(1)
青春的记忆和怀念:读芳诗集《上海:带蓝色光的土地》小记
作者:谢冕  来源:星星(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芳相识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时女诗人不多,她的写作很出色,引起了我的注意.此后二十余年中,我们只是偶尔见面,但谈诗的时候很少.这次她的新诗集要出版,出版方和她本人都希望我能写几句话.芳在给
诗歌的芬芳:读芳的诗集《上海:带蓝色光的土地》
作者:张闳  来源:星星(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在上海写诗",这句短语是一个矛盾修辞.长期以来,这座城市仿佛就是柏拉图笔下"理想国"的实现,总是致力于把跟诗相关的事物排斥在外.极度膨胀的城市,使一切都变得需要精打细算,以维持快速增长所必须的利润,物质挤满了城市空间,精神和情感如同城市绿地一样急剧萎缩.
新诗史的书写与差异:以20世纪30年代草川未雨和芳的新诗
作者:龙扬志  来源: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诗史  书写  差异  话语 
描述:新文学史的产生与20世纪30年代总结新文学成绩有关,是"书写现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写作主体的文化差异,文学史呈现出不同取向。对照两部沉寂的新诗史可以发现,如果让新文学史料重新开口说话,一个充满差异、具有活力的文学史图谱将充分展示出来。
“新学”与“王学”探析:兼与规、杨天保两先生商榷
作者:熊凯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新学  王学 
描述:学”存在差异的“新学”;一是由新经义、新字学、新学风、新学学派等四个构成,有官学、新经学、学派三种含义与“王学”完全等同的“新学”。虽然这两种“新学”概念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最终被合一,但在具体的思想研究当中还是应该加以注意的。
诗人:如何与生活和解:评芳诗作《写给儿子的三十七首诗》
作者:葛红兵  来源:诗歌月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明的感伤乡愁以及这种乡愁的自我美化,乡土被描述成充盈、慷慨、生机、梦想、拯救之地;相比较而言,都市文化一直是他者,悲伤的乡愁使都市他者化,常常,它被建构和表述为匮乏、糜烂、退化、失禁的汇集地。
思想与行为不应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起点范畴:与志远商榷
作者:李兴建 贾文慧  来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学  起点范畴  思想  行为 
描述:比较而言,利益,而不是思想与行为,更适合于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起点范畴。
4》离开18年後重游台湾 中强光电文化艺术基金会执行长
作者:林佩萱  来源:远见杂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4》离开18年後重游台湾 中强光电文化艺术基金会执行长
明代嘉靖、万历时期文人的创作心态:以渭与汤显祖为例
作者:刘玉群  来源:网友世界(云教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文人创作心态 
描述:不同的个性气质可以使作家建立起不同的情感反应机制,不同作家的早期经历和个体人格发展情况必然要制约他们以后的心理结构和情绪倾向,不同的人格形态也会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作家的创作心境。
不应该用资产阶级的观点方法来编写年谱:评朔方编著的《汤显
作者:丹溪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6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朔方  年谱  资产阶级  编著  编写  中华书局 
描述:朔方先先在1957年编着的《汤显祖年谱》(中华书局出版)这本书,给我们研究汤显祖提供了一些资料。
矿业-呈送山西省政府矿商芳五请采煤矿区图文
作者:暂无 来源:农矿季刊 年份:193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矿业-呈送山西省政府矿商芳五请采煤矿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