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与诗的对接:论北宋词学尊体思想的发展流变
作者:许博  来源:文学评论丛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尊体史    发展流变  北宋词  以诗为  苏轼  几道  学理论  对接  学思想 
描述:学资料看,北宋的
叶恭绰的李后主去世一千年纪事墨迹―兼谈黄永年先生与龙榆生
作者:曹旅宁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叶恭绰的李后主去世一千年纪事墨迹―兼谈黄永年先生与龙榆生
论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的史意义:从词调体制和怀古题
作者:张冬梅  来源: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论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的史意义:从词调体制和怀古题
“画图省识春风面”的“省”字应是婉:“省识”是“不识”的
作者:郑细石  来源:速读(中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字不离句  句不离篇 
描述:“画图省识春风面”按“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新版人教版高中语文注释不妥,本人赞成旧版人教社教材解释为“不识”,因为它是婉
叶恭绰的李后主去世一千年纪事墨迹―兼谈黄永年先生与龙榆生
作者:曹旅宁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叶恭绰的李后主去世一千年纪事墨迹―兼谈黄永年先生与龙榆生
漫漫革命路 求索六十年——“甬同志从事戏剧活动60年纪
作者:李锋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活动  纪念会  中国戏曲  戏曲研究  中国艺术  文化部  中国歌剧  健康长寿  研究院  《牡丹亭》 
描述:部艺术局、李慧中代表马少波共祝老健康长寿。甬同志的老战友、同事、学生,以及有关单位代表百余人出席了纪念会。纪念会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余从同志主持。
沉寂中的酝酿:论殊诗及其在宋初诗歌发展中的地位
作者:何剑叶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体  佘绪  新变  清新  意象重构  诗境拓展  中继地位 
描述:殊为例,从精神气质、诗歌题材、风格特征等方面阐述了他在昆体与欧、梅之间的承上启下的变化和独特地位。
闻琴解佩神仙侣 挽断罗衣留不住——殊的《木兰花·燕鸿过
作者:傅经顺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神仙  司马相如  花间  比喻  史记    开花  冯延巳  长于  故事 
描述: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生于公元991年,死于1055年。七岁能属文,以神童召试,赐进士出身。仁宗朝,官至同平章事,兼枢密使。他的,受冯延巳的影响较深,刘攽说:元献尤喜冯延巳歌
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恨——析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作者:席倬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妇  山长  明月  西风  南唐  冯延巳  深秋季节  北宋  离情别绪 
描述:殊是北宋倚声家初祖,开北宋一代风气。五代南唐词人冯延巳对他的影响极深。他的是五代词的继承和发展。从他所作的《珠玉》中,我们可以看到,殊善于写即景抒情的小词,善于用清丽而不浓艳的词语
“赌薄艺随身”与“赌博艺随身”——殊(山亭柳 赠歌者)异
作者:杨友祥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阳春》  歌女  蜀锦  尖新  缠头  行云  花柳  艺术氛围   
描述:“家住西秦,赌薄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销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