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02)
报纸(51)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34)
宗教集要 (5)
地方文献 (5)
非遗保护 (5)
地方风物 (4)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21)
2011(22)
2010(9)
2009(11)
2005(7)
2003(2)
1997(2)
1995(5)
1993(3)
1990(1)
按来源分组
农业考古(11)
福建茶叶(9)
其它(2)
美食(1)
中学生百科(1)
新闻出版交流(1)
商业文化(1)
中学生博览(1)
深圳晚报(1)
教师(1)
王益案或将催生股市扫风暴
作者:阮占江  来源:法人杂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股市  王益  风暴  内幕交易 
描述:中国股市向来不缺沸沸扬扬的各种内幕交易的传闻,可这次王益案的引爆,却似乎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波利登公司角铅锌矿选矿厂
作者:李怀先  来源:中国矿山工程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选矿厂  硫化铅锌矿石  闪锌矿  铅精矿  格陵兰  供应品  北极圈  西海岸  球磨机  品位 
描述:角矿位于格陵兰西海岸 Uummannaq湾 Maarmorilik 地区,距北极圈大约500公里。由于气候严寒,全部供应品与精矿的进出只能在6~11月的无冰期完成。硫化铅锌矿石储量340万吨,品位
灵魂的安顿与赋形:刘绍军《草屋》的诗性探求
作者:谈爱年  来源: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草屋》  情感内涵  美学品质  艺术表现 
描述:刘绍军的《草屋》以醒世者的孤独与超越,表达了灵魂安顿的主旋律,这在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中尤其难能可贵。《草屋》以其感发力与思致力的统一形成特有的美学品质,既具备感性的生动性,又不乏思辨的深邃性
“片云头上,应是雨催诗”
作者:赵超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气象  自然气象  物感说  物感说  审美意境  审美意境 
描述:物感说”中的混沌一体,到唐宋时期“兴感说”中的条分缕析,可洞悉这种作用的历史发展轨迹;另一方面,诗人在诗歌创作中,主动运用自然气象的意境营造功能,形成了不少凝结历史传统和民族心理的审美意境,如“对床夜雨”、“寒夜听雨”等。
会友 以友悟 宜黄县军峰山茶业有限公司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中小企业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军峰山  自然保护区  白茶  江西省  更新改造  有限公司  茶业  地理环境  种植基地  华南虎 
描述:从浙江安吉成功引种优质白茶1000亩,更新改造原有"福鼎大白"优质白茶1000亩。公司占地30亩,其中名茶叶加工厂厂房4000平
界的女能人-记国家一级高级评师陈郁榕
作者:方欣  来源:福建茶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乌龙茶  武夷岩茶  技术工作  茶叶  技术领域  铁观音  福建  品质风格  学习  品质分析 
描述:在我国六大类中,福建乌龙茶是最具有魅力的一个类。在福建这个的故乡,不但有着许多动人的事,还有许多感人的茶人。陈郁榕就是其中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举行优秀科研成果授奖仪式暨迎新年
作者:柯严  来源:国内哲学动态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研成果  哲学研究  学术委员会  评选  仪式  优秀  形式逻辑  中国社会科学院  金岳霖  周礼全 
描述:经过全所同志为期半年的共同努力,由所学术委员会评选出第一批,12个项
关于《庐岳踪》一文中若干地点的商榷
作者:胡迎建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庐山  康王谷  王羲之  玉帘  陆修静  归宗  吴宗慈  中国茶文化  星子县  史料根据 
描述:关于《庐岳踪》一文中若干地点的商榷
从来佳茗似佳人——谈谈苏轼的咏诗词
作者:周树斌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诗词  王安石变法  劳动人民  文学史  豪放派  艺术风格  社会底层  四川省  茶叶 
描述:由于他的长期迁谪,才使他有机会接近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有机会到过杭州、富阳、黄州、湖州、惠州等南方茶叶产地,“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与山茗”。“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连留。独
浅谈嘉中王安石参与议榷问题
作者:高启明 高文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宋政府  河南大学    专卖制度  《续资治通鉴长编》  欧阳修  江南  江东 
描述:《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一书,在论述王安石嘉年间的政绩方面出现了一些失误。如嘉四年废除榷法,王安石是否参与?废除的范围如何?王安石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议法》一文和《酬王詹叔奉使江东访利害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