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物馆应是审美的课堂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美术馆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审美教育 博物馆 课堂 《光明日报》 艺术性 教育形式 馆藏文物 形象性
-
描述:黄琛在2013年11月2日《光明日报》中撰文指出,博物馆的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要从馆藏文物出发,以实物为基础。博物馆在审美教育中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不同时代、不同风格、质地各异的藏品都是艺术与美的
-
《牡丹亭》与明清女伶
-
作者:谢拥军 来源:励耘学刊(文学卷)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女伶 女伶 明清 明清 表演特色 表演特色 教育 教育
-
描述:《牡丹亭》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也接受了社会教育、人生教育和情感教育。
-
李觏的妇女观
-
作者:王菊梅 宋秀珍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妇女观 妇女观 亲情 亲情 同情 同情 教育 教育
-
描述:北宋中期著名思想家李觏的妇女观的形成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考察:对母亲、妻子及女儿充满亲情;对下层劳动妇女深切同情;对上层妇女,认为她们应该受教。李觏妇女观的形成受制于他所处历史时代及社会地位,有其积极可取的地方,也有其落后的一面。
-
浅析王安石社会教化思想对当代社会教育的启示
-
作者:刘文曦 来源: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教育 教育 社会教化 社会教化 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
-
描述:王安石社会教化思想与他的变法事业紧密相连,围绕着如何向受教育者灌输社会道德规范,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这一问题,在政治观、教育观、人才观、伦理观和法治观等方面展开了论述。我们当前提倡构建和谐社会,认真总结和分析王安石社会教化理论的利弊得失,对于我们开展社会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
论胡瑗等宋初教育家的学术及文章
-
作者:张兴武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初三先生 李觏 学术 教育 文章
-
描述:术”,醇质务实;不足之处在於好“张大其说”,议论“粗疏”,甚者还有迂阔“矫激”之弊。要之,胡、孙、石、李以儒学名家而献身教育,在学术探索、教育实践及“古文”创作等各方面均有建树,其利弊得失值得深究。
-
論胡瑗等宋初教育家的學術及文章
-
作者:張興武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初三先生 李覯 學術 教育 文章
-
描述:術",醇質務實;不足之處在於好"張大其説",議論"粗疏",甚者還有迂闊"矯激"之弊。要之,胡、孫、石、李以儒學名家而獻身教育,在學術探索、教育實踐及"古文"創作等各方面均有建樹,其利弊得失值得深究。
-
吟成意态在虚描:温庭筠词法一例
-
作者:艾岩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意态 性格 仕女 美术 温庭筠词 审美 摄影师 利用人 艺术形象 王安石
-
描述:中,当然是间接的。不过相对的来说,也有比较直接的地方。比如陆游的“古砚微凹聚墨多”,就和画家的静物写生相当;苏轼的“林缺湖光漏”就和大自然的美术摄影相当;杜甫《房兵曹胡马》的“竹批双耳峻,
-
宋代泉州府学、石笋变迁管窥
-
作者:林振礼 来源: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泉州 文庙府学 石笋 士人心态 审美 王安石 高惠连
-
描述:思想情感、审美选择等文化心态。
-
理发
-
作者:金锡逊 来源:文学港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师傅 色调 头发 理发师 技术难度 王安石 剃刀 越王勾践 人身攻击 审美
-
描述:犹如大企业一样垄断了当地。居民、农民在这里理发,就是区长、镇长也在这里理发。
-
一块玉牌中的民俗文化
-
作者:尹钊 刁海军 张继超 来源:收藏界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俗文化 王安石 鉴赏价值 玉器 收藏 艺术品 座右铭 审美 变迁 材质
-
描述:不论朝代怎样变迁,玉制品的凝重,玉材质的通灵,始终是人们审美追随的对象。君子比德于玉几乎成为历代中国人修生养性的座右铭,也由于玉器集艺术和财富于一体,因而它也是极具收藏和鉴赏价值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