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陆象山本心哲学析论儒家追求「人与自然的直接关系」之观念
-
作者:黄信二 来源:哲学论集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心学 本心 心即理 人与自然的直接关系
-
描述:础,以寻得道德实践之内在动力
解决了孔子以来探问「礼之本」的课题。作者探讨此一问题意
识的方法性结构,主要是区分了哲学之「发生」与「应用」两
范畴,并强调此一课题的探讨必须画於「道之本体」的层次论
述,即必须置於有关哲学之「发生」的位置论述,而非一般哲
学之「应用」的层面中诠释。同时,作者强调对象山哲学的理
解,应注意其哲学的发生性背景;本文即以「心即理」观念的
分析做为本文的诠释背景,希望能透过此方法,使对象山的研
究能以问题意识为导引,以处理其文本的诠释方向,并还原象
山哲学之原初精神。
-
陆象山心学美学本体论:本心与审美
-
作者:王煦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美学 心学美学 直觉体验 直觉体验 当即显现 当即显现 内在超越 内在超越
-
描述:在象山处,美的本体即本心,本心的显现就是美;审美乃对本心之美的体认,本心之美就在体验中澄湛,并将一切皆在人生活动中"落座",以人生境界为指归。其理论旨意和最高理想追求,即引人进入"自在自得"与天地浑然不二的至乐境界。
-
陆、王心学一系对易理的诠释
-
作者:邓秀梅 来源:鹅湖学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杨简 王阳明 王畿 儒家易学 儒家心学 心即理 心即易
-
描述:陆、王心学一系对易理的诠释
-
陆象山「心学」的义理与王阳明对象山之学的了解
-
作者:杨祖汉 来源:鹅湖学志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陆象山「心学」的义理与王阳明对象山之学的了解
-
近年来陆王心学研究的新进展
-
作者:刘宗贤 来源:哲学动态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王心学 王阳明 主观唯心主义 陆九渊 宋明理学 王学 朱熹哲学 陆学 明清之际 启蒙思想
-
描述:心学”是历史沿续下来的关于陆九渊学派与王阳明学派的合称,但对于这个
-
陆王心学教育思想论略
-
作者:黄明喜 来源:教育史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王守仁 致良知 格物致知
-
描述:仁则提倡“内求吾心”的为学观,他们认为儒学经典本身不能构成人生价值的终极根源。陆王心学对突破程朱理学教育思想的束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也造成了束书不观而空谈心性的为学陋习。
-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交锋
-
作者:青子衿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程朱理学 朱熹 陆九渊 思想学术 基本框架 理学家 儒学 主要特色 儒家道统 周敦颐
-
描述:谈性命。在这方面,唐代的韩愈、李翱为之首开先声。入宋以后,虽有"宋初三先生"孙复、胡瑗、石介以继承儒家道统自居,但实际承接韩愈、李翱道学的乃是周敦颐、张
-
应当重视陆象山研究(代序)
-
作者:李国强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历史唯物主义 优秀传统文化 封建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精神 研究历史 心学
-
描述:应当重视陆象山研究(代序)
-
漫谈象山心学的创立过程——读书笔记
-
作者:张昌琪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立过程 陆象山 心学 “本心” 白鹿洞书院 伦理道德 修养方法 “求放心” 心即理 “心”
-
描述:漫谈象山心学的创立过程———读书笔记□张昌琪陆象山是南宋时期的大理学家,与朱熹对垒而立,独树一帜,创立心学。他是一个富有独创精神的儒者,从小读书便与众不同。自谓“讲习岂无乐,钻磨未有涯,书非贵口诵
-
王守仁“心学”体系的内部结构
-
作者:刘建国 来源:长白学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守仁 心学 “心” 《传习录》 主观唯心主义 陆九渊 内部结构 “理” “知行合一” 自然界
-
描述:这个“心学”体系,不仅在我国明代曾一度占统治地位,对近现代哲学有深远影响;而且东跨白山、黄海传入朝鲜、日本,形成盛行一时的国外阳明学派.本文试图对其“心学”体系的结构作初步探索,以就教于同志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