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36)
报纸(17)
会议论文(3)
图书(2)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40)
地方文献 (12)
地方风物 (3)
非遗保护 (2)
宗教集要 (2)
按年份分组
2011(9)
2006(3)
2005(9)
2003(7)
1996(6)
1994(6)
1990(2)
1987(3)
1983(2)
1961(2)
按来源分组
文史哲(2)
考古(2)
书品(2)
滁州学院学报(1)
济宁师专学报(1)
宋代文化研究(1)
新国学(1)
创新作文(初中版)(1)
晋阳学刊(1)
史学月刊(1)
《辞源》“三礼”条目疏例析(之四)
作者:骆伟里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礼”  《辞源》  路寝  郑玄注  《周礼》  仪礼    例析  酒礼  北京大学出版社 
描述:现代科学手段,综合利用文字、音韵、训诂、版本、校勘、考古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方能洞悉其真谛。“三礼”诚然难读、难记、难懂,但为了继承这份宝贵历史遗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我们必须认真地把它读懂读通,切忌望文生义,更不能数典忘祖。
《辞源》“三礼”条目疏例析(之六)
作者:骆伟里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辞源》  “三礼”  北京大学出版社  礼记正义  例析    《周礼  辞书编纂  中华书局  仪礼 
描述:“见‘豈2乐’”。“豈”后所漏“2”字当。从辞书编纂学的角度来看,这叫做参见条目照应不周密。
《辞源》"三礼"条目疏例析(之八)
作者:骆伟里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辞源》  《周礼正义》    例析  三礼  孙诒让  郑玄注  析言  授职  公牛 
描述:析言之,"享牛"、"求牛"当有所区别。郑
《辞源》"三礼"条目疏例析(之七)
作者:骆伟里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辞源》  《仪礼》  中华书局  《周礼正义》  《周礼》  礼记正义  释义    郑玄注  北京大学出版社 
描述:60.[方丘] 古代夏至日祭地之坛。《周礼·春官·大司乐》:"夏至日,於泽中之方丘奏之。"疏:"言泽中方丘者,……因下以事地,故於泽中。取方丘者,水钟日泽,不可以水中设祭,故亦取自然之方丘,象地方故也。"
《辞源》“三礼”条目疏例析(之九)
作者:骆伟里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礼”  《辞源》    例析  布巾  《周礼正义》  祭器  尊彝  宗庙  画布 
描述:《辞源》“三礼”条目疏例析(之九)
《许Kai诗话·解题》等漏举正
作者:邓国军 王发国  来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许Kai诗话·解题》  《王金至诗话》    《吴Gan诗话》  《吴曾诗话》  《周紫芝诗话》  《宋诗话全编》 
描述:本文对《宋诗话全编》中《许Kai诗话》、《周紫芝诗话》、《王金至诗话》、《吴街诗话》、《吴曾诗话》、《叶Zheng诗话.》《吴子良诗话》、《范正敏诗话.》、《李上交诗话》等的《解题》作出了举证。
《辞源》“三礼”条目疏例析(之二)
作者:骆伟里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辞源》  “三礼”  中华书局  《十三经注疏》  郑玄注    《周礼正义》  例析  孔颖达  释义 
描述:笔者先前曾就《辞源》修订本中涉及“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内容的某些条目中所存在的疏,草成短文一篇(《辞源》“三礼”条目疏例析(之一)》,见《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辞源》“三礼”条目疏例析(之十)
作者:骆伟里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郑玄注  清代学者  古籍出版  中华书局  大学出版社  礼记正义  释义  祭祀  上册 
描述:“豚肩”与“豚膊”相混,并把“豚拍”也视同“豚肩”。今查《辞源》此条所引《周礼·天官·醢人》郑 (玄)注全文如下:“郑大夫、杜子春皆以拍为膊,谓胁也。或曰:豚拍,肩也。今河间名豚胁声如锻 鎛。”(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周礼注疏》上册,第139页。)贾公彦疏:“郑大夫、杜子春皆以拍
《辞源》“三礼”条目疏例析(之三)
作者:骆伟里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辞源》  “三礼”  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礼》  例析  礼记正义    《礼记》  孔颖达  卿大夫 
描述:闲来诵读“三礼”(《周礼》、《仪礼》、《礼记》),翻检《辞源》(修订本),时有所获,又有所疑。兹将管见若干,仍条析于下(《例析(之一)》、《例析(之二)》,分别见于《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2002年第1期)。
《辞源》“三礼”条目疏例析(之十一)
作者:骆伟里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华书局  大学出版社  周礼  郑玄注  礼记正义    上册  孔颖达  三礼  释义 
描述:,通帛为旜,杂帛为物,熊虎为旗,鸟隼为(?),龟蛇为旐,全羽为旞,析羽为旌。”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