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侯斯题画诗的真幻之境与诗学意义
-
作者:陈博涵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学意义 题画诗 奎章阁 创作倾向 馆阁 翰林 虞集 画境
-
描述:会接触到大量的文人字画。奎章阁的设立虽存在种种缺陷,但却培养了相当数量的艺文人才,揭侯斯就是其中的一位。①揭侯斯文集中的大量题画诗,当与他在馆阁中的职务有关,其诗寄意深刻,融情实于其图像之中,表现出亦真亦幻的创作倾向。诗人观画一方面在于欣赏画境,另一方面又是在观己。
-
王应麟诗论的文本特征及其诗学史意义
-
作者:蒋寅 来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应麟 《困学纪闻》 诗学影响
-
描述:创作的相似性,从而对一些文学现象提出独到的见解。其论诗方式通过《困学纪闻》一书对后世的诗歌批评尤其是清代诗话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
从《古今绝句》看杜甫与王安石绝句之比较——兼论比较诗学的一
-
作者:张智华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比较诗学 杜甫绝句 厄尔·迈纳 王昌龄 黄庭坚 杜诗学 唐人绝句 王之涣 唐宋绝句
-
描述:一《古今绝句》为宋代吴说所编诗歌选本①,《宋史·艺文志》著录。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五载:“《古今绝句》三卷,吴说传朋所书杜子美、王介甫诗。师礼之子,王充逢原之外孙也。”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卷七十六、莫友芝撰傅增湘订补傅熹年整理《藏园订补吕...
-
试析李渔的戏曲语言理论
-
作者:丁放 来源:安徽新戏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语言 李渔 《牡丹亭》 《笠翁十种曲》 戏曲理论 《风筝误》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 《闲情偶寄》 宾白 戏曲创作
-
描述:清代的著名剧作家、戏剧理论家李渔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大艺术家,他编写的《风筝误》、《比目鱼》等剧本,称为《笠翁十种曲》,在当时的舞台上风靡一时,他的戏曲理论(主要集中在其《闲情偶寄》里的词曲部、演习部
-
李渔戏剧理论的美学探求
-
作者:齐鲁青 来源: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渔 戏剧创作 戏剧艺术 闲情偶寄 观察与思考 戏剧活动 美学追求 人情物理 汤显祖 指导意义
-
描述:李渔将自己的经验进行了理论的概括和总结,撰写出了我国戏剧批评史上卓然可观的集大成著作《闲情偶寄》,为我国戏剧理论的宝库增添了一颗璀璨的明珠。李渔是一位具有强烈理论探讨意识的戏剧理论家,在他的戏剧创
-
陆九渊心学的方法理论和实学主张
-
作者:杨柱才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陆学 心学 方法理论 实学实行
-
描述:学主张不仅包括个体道德认知上的切己自反和躬身践行,而且更为强调对儒学的切实创新,更为关注儒学的普遍的社会实效表现。陆九渊心学体系的方法理论和实学主张在内在理路上是相联通的,表明他对儒学的创新和发展
-
汤显祖的戏曲二度创作理论
-
作者:顾聆森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戏曲 文学研究 中国
-
描述:汤显祖的戏曲二度创作理论
-
论陆九渊“做人”教育观的理论价值
-
作者:周忠生 张逸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源 教育观 理论价值 “做人”教育
-
描述:评价也以否定的为多。实际上,他的学说不乏唯物主义倾向,其教育思想也不乏积极因
-
开拓、比较与创新——评《产权理论比较》
-
作者:程恩富 来源:经济评论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评 吴宣恭 《产权理论比较》 马克思主义产权经济学 产权 西方产权经济学
-
描述:开拓、比较与创新——评《产权理论比较》
-
宋代思想家的价格理论评介
-
作者:何炼成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商品货币经济 价格理论 思想家 公元 经济思想 王安石 敛散 价格问题 商品货币关系 引书
-
描述:临安,直至公元1279年为元所灭,史称南宋。两宋政权共历时三百一十多年,这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虽然经济发展缓慢,但是商品货币关系还是在不断扩展,从而使封建地主阶级内部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突出表现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