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柳永与晏几道中的名利与情爱
作者:刘丽娜  来源:芒种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柳永  情爱  小山  适应社会    价值取向  名利  风格追求  生活年代 
描述:个固执
晏几道个人性格及其艺术特色研究
作者:李联凯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性格  艺术特色 
描述:乏深度的分析。这些都为今后一个阶段学者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自我性情怀抱的真实流露:王安石内容赏析
作者:马晶莹  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的创作  内容  自我性情  真实展露 
描述: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其诗文创作内容多展示他作为政治家的襟怀和抱负。而其为数不多的中,则以对个人性情怀抱的真实袒露,给北宋前期的词坛注入新鲜活水,堪称独树一帜。
酒困路长意,蹭蹬向谁摅——重读苏轼徐州《浣溪沙》
作者:李世忠  来源: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徐州  王安石变法  批判 
描述:苏轼徐州《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历来被认为是歌颂劳动者、抒写农村风光并反映作者喜悦心情的名作。笔者参酌史乘查阅相关资料后认为,把这首的创作主旨简单作以上认定并不全面。此婉曲地表达了作者
随俗而雅——名公巨相晏殊父子的
作者:李哲理  来源: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几道 
描述:雅 ,不是语言文字技巧问题 ,是个境界问题 ,是个文心问题。含蓄深厚。雅 ,即是个境界 ,可浅可深 ,可以深入浅出。晏殊小令《浣溪沙》全没有香艳之词 ,不见雕琢之迹 ,却自然媚婉 ,笔姿摇曳
一种题材 两朵奇葩——王安石、萨都刺比析
作者:杨同庚  来源: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六朝古都《桂枝香·登临送目》  《满江红·金陵怀古》  创新  规律 
描述:金陵怀古是我国古代文学创作的传统题材之一,隋唐以降佳作极多,《桂枝香·登临送目》与《满江红·金陵怀古》便是其中的两朵奇葩。通过对王安石、萨都刺这两篇名作的对比赏析,探析了六朝怀古诗词创新的某些规律。
"小园香径独徘徊"——论晏殊中富贵气下的惆怅之情
作者:孟楠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富贵气  惆怅 
描述:宋代文人士大夫晏殊的中总是隐隐透露着一种富贵气下的惆怅之情.针对其主观情绪的外化,本文意在结合创作主体的境遇,试图从创作心理到创作行为的演变中,探讨晏殊中遵循的富贵气下的惆怅之情.既而从个体
痴人自有痴情在 醒醉昨梦前尘中——晏几道鉴赏
作者:刘石 刘朋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成人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痴人自有痴情在 醒醉昨梦前尘中——晏几道鉴赏
吞山川之浩气 接生民之朴直——从苏轼的看苏轼人格的魅力
作者:张海红  来源:赤峰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作品  人格    中国文化传统  人品文品  文学艺术  林语堂  王安石变法  鲜明个性  为人处世 
描述:苏轼一生命运多舛,从二十一岁步入宦海,便一直在政治漩涡中起伏,但无论是沉是浮,无论是朝廷高官还是带罪贬谪,他为人处世、做人的本性却从不曾改变。那得意时的淡然,失意时的泰然;那从政之直,为人之真,如松山风月,高超淡远,虽一生坎坷,但人品文品却永远高风亮节。
晏几道与纳兰性德之比较——兼论二人中的生命意识
作者:李雷  来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纳兰性德  生命意识 
描述:学史上宋代词人晏几道与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均属纯情词人,晏几道对纳兰性德的创作有着较大的影响。文章比较了两位同人在身世、秉赋、个性、才情、价值取向等方面的许多相同与相似之处,并探析了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