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苏轼的“自是一家”说
-
作者:徐中玉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 文艺创作 柳永词 白羽 词为艳科 积贫积弱 作品 密州 艺术
-
描述:、意境大致相同。虽政见与倡行新法者不合,正当四十岁壮年的苏轼却并不想一味发泄他的牢骚,而总牢记着西北方面的边患,宁愿领兵去抗敌。“会挽雕弓如满月”,“白羽犹能效一挥”,诗人不仅有激昂的雄心,而且充满着
-
苏轼与王安石变法
-
作者:夏露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反变法派 反对派 宋代 熙宁变法 积贫积弱 农田水利 实际行动
-
描述:动,苏轼则稳妥求全,深思熟虑,拾遗补缺,功自不可磨灭。他们是宋代积弊的清扫者,同时又是宋代腐朽政治的牺牲品,政治上的悲剧的性质是相同的。苏轼既不是变法的反对派,也不是忽左忽右的动摇派,而是一个较为
-
林彪为什么看中苏轼
-
作者:师众城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变法 林彪 修正主义路线 反革命 大地主阶级 无产阶级专政 变法派 两面派 座右铭
-
描述:派。在北宋时期,围绕着王安石变法,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儒法斗争。王安石针对当时“富者财产布满州域,贫者困穷不免于沟壑”的社会矛盾,从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出发,尊法反
-
试谈苏轼的思想
-
作者:解锡三 何凤奇 来源:齐齐哈尔师院学报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新政 北宋王朝 庄周 前期思想 王安石 司马光 神宗 统治集团 政治态度
-
描述:成就,是我们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肃清“四人邦”流毒的一项课题。下面谈谈我们浅薄的看法,供同志们讨论,希同志们提出批评。
-
苏轼诗中的故乡情
-
作者:毛永龄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故乡 王安石 峨眉山 成都 凌云 四川 政治处境 怀乡诗 巢菜
-
描述:部分诗句) 自苏轼入仕起,至苏轼去世前止,按时间先后为序,略加说明,连缀成篇,并对诗中少数疑难词句,作出简要注释, 附于全文之后,想把它作为一份乡土材料,奉献给故乡的青年朋友。倘能有助于读者加深
-
关于苏轼的文学理论批评
-
作者:复旦大学中文系1955级 中国文学批评史宋元小组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理论批评 苏轼 欧阳修 王安石 浪漫主义 无为而治 儒家 文学观 佛老思想 消极因素
-
描述:于物。”(《宝绘堂记》)以及《超然台记》所谓“游于物之外”,以达到“无所往而不乐”;都是具体的表现。他这种思想的社会阶级根源是:在政治改良运动中新旧势力斗争和党派倾轧日益激烈的条件下,苏轼作为一个从中
-
欧阳修与苏轼赋的立意比较
-
作者:季三华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苏轼 秋声赋 王安石 醉翁亭记 立意 古文运动 三十年 唐宋八大家 唐宋文学
-
描述:今年是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诞辰一千周年。欧阳修是唐代古文运动发起者韩愈的继承人,他们表举文以载道,提倡文章要切为时用,要有健康的思想感情与语言,为唐宋文学的发展起了有力的矫弊作用。距欧阳修出生后三十年,巴蜀大地的眉州又诞生
-
从《定风波》看苏轼的人格魅力
-
作者:葛继红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格魅力 苏轼 欧阳修 王安石变法 北宋中叶 文学史 变法思想 文坛领袖 四川 苏洵
-
描述:在号称百年无事的北宋中叶,我国文学史上诞生了一位独具人格魅力的大文豪--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土,四川眉山人.他是欧阳修以后的文坛领袖,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堪称一代大师,著述
-
千古风流人物之苏轼篇
-
作者:李浩 来源:四川文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苏东坡 王安石变法 乌台诗案 热爱生命 诗词歌赋 欧阳修 历史上 老百姓 人生哲理
-
描述:人们喜欢“大江东去”的苏东坡,喜欢“把酒问青天”的苏东坡,喜欢“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东坡。更喜欢“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苏东坡!苏东坡,真的很喜欢你。为你,看轻天下人!
-
苏轼与王安石的万言书之比较
-
作者:徐娥 来源: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政治见解 艺术性 思想性 皇帝 文本 长篇
-
描述:苏轼的《上皇帝书》与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都是洋洋万言的长篇,都是二人发表自己政治见解的文本。这样两个人,这样两个相似的文本,很值得做一下比较研究。下面,笔者将根据自己阅读所得,从思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