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心理发展应是教师专业标准的重要构成
作者:雷泓霈  来源:快乐阅读(中旬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专业标准  心理发展  教师发展  个人修养  乐观向上  调节情绪  平和心态  专业化 
描述:当下,将教师发展提升到专业化、制度化层面,很有必要。可研读完三个专业标准,仅仅将心理发展归纳到了“个人修养与行为”板块中,“乐观向上、热情、有亲和力;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没有单列
宋代士人审美心理多元化的文化成因
作者:高杨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审美心理  陆九渊  宋代士人  多元化  文人士大夫  朱熹  士人精神  形成与发展  现实与理想  理学 
描述:理学对于宋代士人精神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它既能协调士人精神中现实与理想的关系,又能使其各流派在学理轨道上互相掣肘。这样,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心理
王安石“儒体佛用”的心理探析
作者:艾晓玉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儒学  儒学  佛学  佛学  心理分析  心理分析 
描述:对立,实则和谐统一,这为理解其复杂的哲学思想提供了心理学参考。
心理辅导应是灾后第一课
作者:李洪琼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教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理辅导  心理需求  地震  心理干预  安全感  心理创伤  学生  破坏  摧毁  思考 
描述:毁。
自我”的窗口“心灵”的声音——当代女性散文创作论
作者:刘萌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文创作  自我  当代女性散文  王英琦  女性自我意识  女作家  内宇宙  女性作家  母题意象  人的本质 
描述:自我”的窗口“心灵”的声音——当代女性散文创作论●刘萌导向外宇宙,以“知青代”为主要创作群体的“文化大散文派”,和导向内宇宙,以“女性散文作家为主要创作群体的”“心灵曝光派”,因其同为理想的坚守
从现实功业人生到自我个体人生的转变--谈王安石的诗歌创作
作者:马凤兰  来源: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歌  风格迥异  根本因素 
描述:王安石的诗歌创作 ,以罢相为界 ,前后期总体风格显示出极大的差异。文章认为 ,生存状态改变之下的生存意识是导致王安石前后期诗歌风格迥异的最根本因素 ,这也使他完成了由功业理性人生到个体感性人生的转变。
苏轼两杭时期散文中的自我形象
作者:周慧珍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自我形象  散文创作  杭州  表现自我  熙宁  王安石  形象显现  司马光  人文科学版 
描述:可考者,计有二百三十余篇。这些体式多样(包括记、叙、表、奏议、题跋、书简、杂著等)、题材丰富的散文,有相当一部分, 苏轼于抒写自我、或则无意于表现自我却倾入了自我之中,昭示了自己的心迹、禀性、操守
从《紫箫记》到《紫钗记》--汤显祖的一次自我超越
作者:拾风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霍小玉  自我超越  妇人  传奇小说  早期作品  妇女  李益  唐代  喜剧 
描述:是他对妇女的深切同情,对当时妇女俯仰随人、听人摆布的被奴役地位
自我的回归:镜像理论视野下的杜丽娘
作者:谭凤姣  来源: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镜像理论  《牡丹亭》 
描述:里与镜外的镜像关系。从中可以看到杜丽娘完成了自我的回归,主体性得以实现。
地域性传统文化的自我超越与现代化转换:以青春版《牡丹亭》为例
作者:万江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  地域性  地域性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全球化  全球化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 
描述:《牡丹亭》的文化解读,对当代社会地域性传统文化的自我超越与现代化转换问题做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