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的史家修养说
作者:王嘉川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史家修养  三长二善  史祸 
描述:关于史家修养有自成体系的论述 ,认为治史除有才、学、识“三长”之外 ,还要有公心、直笔“二善”;反对文人修史 ,提倡史有别才 ;主张史家要有忠于职守 ,爱业敬业的品德修养
与古籍辨伪
作者:曾贻芬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鬻子》  子华子  伪书  《连山》  《直斋书录解题》  《七略》  《西京杂记》  《郡斋读书志》  《香奁集》 
描述:与古籍辨伪曾贻芬辨伪由来已久,班固《汉书艺文志》已取得成果累累,这以后仍不断有人涉足此事,但多是出于个人读书的需要,所以辨伪基本上还是零散的、无序的。直到南宋朱章从诸多辨伪实践中总结出两种辨伪
试论震亨的唐诗目录
作者:萧静怡  来源:书目季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藏书家    震亨  唐诗书目 
描述:试论震亨的唐诗目录
变中求不变——论对诗史的诠释(附:“诗薮”与
作者:陈国球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变中求不变——论对诗史的诠释(附:“诗薮”与
《列朝诗集小传》“条”辨析——兼谈的历史评价
作者:王明辉  来源:殷都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薮  钱谦益  列朝诗集小传 
描述:钱谦益在《列朝诗集小传》中对评价极低,但影响极大,后世关于及《诗薮》的评价大体循钱氏之论,这对正确认识及《诗薮》颇为不利。其实,钱氏批评的主观性太强,不应成为学术评价的主要依据
的小说辨伪得失考论:兼论辨伪方法的得失
作者:许彰明  来源: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  辨伪 
描述:的不科学性,又导致他在小说辨伪的过程中存在主观臆断性、随意性,甚至对同一本书前后相互抵牾等种种不足。
《甲乙剩言》论略:兼论的小说史料价值观
作者:许彰明  来源:学术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乙剩言》  小说史料观 
描述:上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体现其对小说作品内容所蕴含的史学品格的认识;另一方面,又体现其对小说文体的独特认识。
对黄庭坚诗歌的接受与明末宗宋诗风
作者:邱美琼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庭坚诗歌  接受  宗宋 
描述:冰,直接导引了明末的宗宋诗风。
格调 风神 神韵——《诗薮》的理论特色
作者:刘德重  来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薮  格调  风神  神韵 
描述:的《诗薮》是明代中期一部重要的诗话著作。书中一方面继承了前后“七子”的“格调”说 ,并将“格调”说作为论诗的主要标准 ;一方面又提出了另一标准 ,即“风神”或“神韵”,体现出从“格调”说
牛弘、与"图书厄运"的历史探析
作者:张晓颖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牛弘    图书  厄运 
描述:探讨了牛弘、的生平及各自的图书"五厄"论,通过对"前五厄"、"后五厄"的历史探析,昭示后人以史为鉴,促进中华图书文献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