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β-折片(层)结构应是球蛋白的二级结构层次——与赵鸿鹏同志
-
作者:张光兴 来源:生命的化学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蛋白质二级结构 超二级结构 结构层次 球蛋白 四级结构 局部构象 单股 蛋白质分子 氢键系统 节段
-
描述: 贵刊1983年第3卷第3期发表的赵鸿鹏同志的《β币-片(层)结构是球蛋白的二级结构吗?》一文(以下简称“赵文”)所提的问题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也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碰到的问题之一,现就个人所知
-
南海北部陆缘的地壳结构及构造意义
-
作者:姚伯初 来源: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壳结构 高速地壳层 地壳减薄 张性构造运动 缝合线 南海北部
-
描述:运动中,熔融的上地幔基性岩浆侵入到地壳底部,或进入下地壳,冷却后形成高速地壳层。陆缘地壳结构存在横向变化,反映了改造陆缘地壳结构的新生代张性构造运动强度之横向变化。还发现陆缘地壳结构和广东—福建
-
沙黄松选择增益结构模式初步研究
-
作者:周东雄 李兆丰 来源:福建林业科技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沙黄松 遗传增益 结构模式 联合选择
-
描述:采用沙黄松天然林自由授粉家系7年生树干材积的材料,分析了联合选择遗传增益结构模式。结果表明:亚群体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亚群体内家系间差异不显著;联合选择增益结构模式为亚群体间72.44%、亚群体内家系
-
论明传奇「画中人」的情节结构:以《牡丹亭》、《梦花酣》、《
-
作者:陈家莹 来源:辅大中研所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奇 戏曲 牡丹亭 梦花酣 画中人 情节结构
-
描述:画中人」本事,并以画像的绘制、收存及重现为主轴,分析三部传奇之情节结构。
-
论《邯郸梦》的行动性:从《牡丹亭》与《邯郸梦》的结构谈起
-
作者:刘艳卉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行动性 行动性 邯郸 邯郸 杜丽娘 杜丽娘 双线结构 双线结构 柳梦梅 柳梦梅 情节 情节 主要人物 主要人物 宦海沉浮 宦海沉浮 两条线索 两条线索
-
描述:在汤显祖的剧作中,《牡丹亭》和《邯郸梦》可以并称双玉,它们分别代表了他的"情之天下"和"法之天下"。在《牡丹亭》中,汤显祖对"情之天下"予以歌颂,而在《邯郸梦》中,则对"法之天下"予以否定。关于这两剧的思想内涵,前人之述备矣,关于这
-
浅析《霍小玉传》与《紫钗记》的不同:以叙事结构为主
-
作者:詹进涛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物设置 人物设置 情节设置 情节设置 脚色制 脚色制
-
描述:研究戏曲、小说的叙事有两个思路:一个是研究戏曲、小说叙事的共通性.一个是研究戏曲、小说叙事各自因文体的制约而产生的特殊性.今天我们从人物设置、情节设置、叙事设置、脚色制等四个方面探讨戏曲文学作品《紫钗记》与传奇小说《霍小玉传》的不同.
-
明传奇的结构-《琶琶记》与《牡丹亭》析论
-
作者:孙康宜 王瑷玲 来源:中国文哲研究通讯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明传奇的结构-《琶琶记》与《牡丹亭》析论
-
中国古典戏曲中的两朵奇葩:谈《西厢记》与《牡丹亭》的结构
-
作者:董玉琦 来源: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体制 体制 情节结构 情节结构
-
描述:本文从两个方面探讨《西厢记》和《牡丹亭》的情节结构问题:一、从戏剧体制上:着重谈了《西厢记》对元杂剧的两个突破。二、从情节结构上:比较了《西厢记》和《牡丹亭》的特点。
-
江西马头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的结构研究
-
作者:谢冬明 廖军 杨光耀 施建敏 刘晓勇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森林群落 森林群落 结构特征 结构特征 种 种 多度 多度
-
描述:初步研究了江西马头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森林群落层次结构明显,生物量主要集中在林冠,林冠有1~2个层次;下木层、更新层和层间植物占有量少.种-多度的结果说明,该地区森林群落
-
相山火山盆地磁性结构分布特征
-
作者:马洪涛 黄临平 龙期华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山盆地 相山盆地 反演计算 反演计算 磁性结构 磁性结构
-
描述:0m;东南面磁性界面变化相对较平缓,磁性岩体的埋深均大于800m;盆地中有多个岩浆通道,后期构造岩浆活动主要发生在盆地西南侧、南侧以及东侧,这可能是导致北西侧铀富集成矿好于这些部位的主要原因,受构造影响,盆地中部及西北部,磁性基底呈块状分布。这对指导相山的攻深找盲工作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