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二程对“仁”的解析和定义
作者:黄锦君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二程  解析  程颐  文化研究  仁者爱人  王安石  天理  儒家  道德  解释世界 
描述:定位。
王荆公《易解》考略
作者:金生楊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易解  周易  文化研究  朱熹  宋代  程颐  佚文  南宋  引用 
描述:宋代是我国历史上易学昌盛的时期,易学中各家各派在此时都登台亮相,竞相争艶。流传至今,其影响较著的当然是程颐的《伊川易传》、朱熹的《周易本义》等。不过,理学起主导作用还是在南宋偏晚时期,尤其是宋理宗
“太学体”及其周边诸问题
作者:朱剛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张方平  北宋  程颐  石介  文章  思想史  范仲淹  古文  追求卓越 
描述:北宋嘉祐二年(1057),欧阳修权知贡举,"时举者务为险怪之语,号‘太学体’,公一切黜去,取其平淡造理者,即预奏名"。此年登第者中有程颢、张载、苏轼、苏辙、曾巩、曾布、王韶、梁焘、吕惠卿、章惇等,几乎囊括了北宋中后期哲学、文学、军事和政治界最具代表性的一批人物,想来他们的应试文
“格物致知”考辨
作者:刘泽亮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格物致知”  心学  程颐  考辨  陆九渊  格物穷理  直觉  体认  认识论  封建伦理道德 
描述:本文考索了“格物致知”的源流,依次阐释了汉学、理学、心学及宋明理学的批判总结者王船山的“格物致知”说,揭示了这个命题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由纯伦理学含义向认识论、方法论含义的转变过程,并论述了“格物致知”说与科学及直觉的关系.
长大的感觉真好
作者:张娜娜  来源:初中生辅导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自清  名言警句  浣溪沙  思想  晏殊  朋友 
描述:长大的感觉真好
“元You更化”中的黄庭坚
作者:黄宝华  来源:河池师专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You更化  黄庭坚  王安石变法  山谷  思想  宋代  历史 
描述:,来论证山谷在元You更化中的思想状况,以及由此带来的遭遇。在论述山谷对王安石及其新法的态度上,对过去一些通行的观点多所驳正,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电视编导应是“杂家”
作者:徐纳维  来源:理论界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电视编导  电视编导  思想  思想  敏感  敏感  艺术  艺术  创新  创新  杂家  杂家 
描述:本文就电视编导在电视媒体中的重要性,以及所应具有的素质,着重论述了成为一名优秀电视编导的必要条件——应是一位杂家。
《红楼梦》的文化精神
作者:孙逊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文化精神  三国演义  文化特质  具体体现  人与人  汤显祖  哲学  思想  名著 
描述:本文旨在论述《红楼梦》的“情文化”、“情本思想”的内质精神,及其包含的丰富内容和哲学上达到的高度。
陆九渊“切已自反,改过迁善”的道德教育
作者:杨晓光  来源: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德教育  道德修养  陆九渊  思想  三个方面  圣人  自反  本心  剥落  人之初 
描述:,必有以去吾心之害。”意思是只要保持、恢复人的“本心”,世上万物道理自明,但是要保持“本心”
简洁明快 准确有力--漫谈《答司马谏议书》的写作技巧
作者:王毅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答司马谏议书  简洁明快  写作技巧  崇高精神  驳论文  政论性  思想  文章 
描述:篇文章凌厉无前的气势,正是由这种思想和精神所决定的。没有这种思想和精神,而要折服自己的论敌,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