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苏东坡的“贬游”
作者:蒋元明  来源:前线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变法派  全盘否定  保守派  王安石  司马光  宰相  太子 
描述:,又好作诗,总被对手抓住小辫子往死里整,一贬再贬,发配杭州、黄州、惠州,一处比一处远。
跟着苏东坡去旅行
作者:白兴元  来源:旅游时代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苏轼  密州  旅行  黄州  北宋  书法家  王安石  赤壁怀古  文化名人 
描述:家,是散文家、书法家,是乐天派,是道德家,是百姓的好朋友……可是这些都还不足以描绘他的全貌,苏
改诗,苏东坡有误!
作者:康美权  来源:新闻战线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王安石  菊花  编辑家  新闻媒体  海南  黄州  报刊  轶事  王蒙 
描述:最近翻阅报刊,读到一篇关于苏东坡改诗的文章,文中介绍了苏东坡的两则改诗轶事。有一次,苏东坡见到他的学生写的一句"闲看五狗卧花心"的诗,不禁哈哈大笑。心想:五只狗如何能卧于花心之内呢?天下哪有这么大
故事里的哲学──王安石“点金成铁”
作者:罗文明  来源: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哲学王  对立统一  福建连城  古典诗词  艺术手法  诗中有画  充满生气  画中有诗  黄庭坚 
描述:故事里的哲学王安石『点金成铁南北朝的诗人王籍在他的一首《入若邪溪》的五言诗中,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佳句。一时轰动诗坛,传为绝唱。到了宋朝,王安石也很喜欢这两句诗,只是觉得还不够味
《伤仲永》背后的故事
作者:何祥星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伤仲永》  故事  语文课本  家长教育  王安石  名篇  初中  老师 
描述:王安石的《伤仲永》是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名篇。其故事也成为老师、家长教育孩子的经典事例。可是如果我们能不被王安石滴水不漏的叙述与论证所震慑的话,那么我们便会发现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关于气味的故事
作者:董凡  来源:收藏界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气味  王安石  味道  故事  割草机  青草  记忆  梅花  少年  情景 
描述:于是会没缘由地对旁边的人说:下辈子咱割草去得了。还比如傍晚经过僻静的胡同,高墙内溢出的花香会让人驻足停留,思绪随着花香飘散,心想高墙内会是怎样香艳弥漫,呆立良久也回不过神来……还有还有,楼道里传出的炖肉香味,那香料混合的肉香会把胃口里沉睡最久的馋虫勾起来,于是一边咽口水一边艳羡地自语:“谁家炖肉?这么香……” 气味总是会让我产生很多联想,记得小时候很喜欢去住在解放前的老公馆里的邻居家,那里有用了很多年的红木家具。
苏东坡乱改咏菊诗
作者:观察  来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菊花  《警世通言》  落黄  秋霜  书桌  王安石  黄花  西风  地铺 
描述:《警世通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苏东坡王安石家里去,看到书桌上有一首尚未写完的“咏菊”诗: 西风昨夜过园林, 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认为这两句诗都是乱道。因为黄花(菊花)敢与秋霜鏖战,最能
苏东坡与乌台诗案
作者:施川迎  来源:浙江人大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乌台诗案  御史台  指斥乘舆  王安石  变法派  宋神宗  皇帝  罪名  案件审理 
描述:北宋神宗年间,人们把御史台称为"乌台"。苏东坡因诗犯案,交由御史台审理,史称此案为"乌台诗案"。
天才苏东坡“八面受敌”读书法
作者:蒋凡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书法  天才  苏东坡  心得体会  世说新语  魏晋士人  努力学习  王安石  特异功能  特殊才能 
描述:是勤奋必生天才,则又未必,因
苏东坡错改菊花诗
作者:亦名  来源:创新作文(初中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王安石  西风  菊花诗  宰相  园林  偶发  砚台  落黄  花瓣 
描述: 苏东坡拜访宰相王安石,未遇,偶发现其桌砚台底下压着一首未写完的诗:"西风昨晚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东坡心想:"只有秋天才刮西风,西风起处,群芳尽落,但菊花有傲霜之骨,怎会花瓣四处飘落呢?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