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254)
期刊文章(445)
学位论文(21)
会议论文(7)
图书(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710)
地方风物 (11)
非遗保护 (4)
宗教集要 (3)
地方文献 (3)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161)
2011(67)
2007(41)
2003(21)
2000(14)
1996(6)
1992(4)
1985(5)
1983(10)
1981(3)
按来源分组
解放军报(9)
江淮晨报(5)
社会科学论坛(3)
余姚日报(3)
文学遗产(1)
阅读与写作(1)
包头医学院学报(1)
语文知识(1)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文艺生活(1)
工《读画录》浅识
作者:王素柳 周飞强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画  文人画  生平  画学思想  题画诗  董其昌  明末清初  余绍宋  文学作品观 
描述:闽小纪》、《字触》等。魏禧评其文曰:禧尝览公之文,博及群书而未尝好征引故实以自侈其富。笔之所至,浩浩瀚瀚若江河之放一曲,千里而
凤凰出版社最新推出《周工全集》(全18册)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凤凰出版社最新推出《周工全集》(全18册)
工与龚鼎孳交游考论
作者:孙传芳  来源: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龚鼎孳  交游  贰臣 
描述:明清之际,同为"贰臣"的周工与龚鼎孳,不仅有着相似人生经历、人格心态,而且交情莫逆。周龚二彼此仰慕,以文字定交情,而后诗文往来,彼此称重,情真意切。诗文酬唱,字里行间,颇显贰臣心态。
《闽小记》中周工“七不解”浅释
作者:施晓宇  来源: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闽小记》  《闽小记》  “七不解”  “七不解” 
描述:清人周工在闽生活前后长达12年之久,故其所著《闽小记》对福建各地的风土民情、物产习俗,以及人文景观,都做了详细记载。他在卷一中自述:"予在闽前后十二载,有不解者七。"本人在此试以解释,并以此就教于
从《印人传》论周工的印学观
作者:朱天曙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印人传》  《印人传》  印学观  印学观 
描述:"、"分"、"古意"、"时风"以及明代诗风变迁等观念,在《印人传》中得到体现。
工活到了“三藩之乱”之后吗?
作者:陈圣宇  来源:书品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海古籍出版社  明末清初  诗人  钱谦益  诗坛  诗集   
描述:工为明末清初著名的诗人,当时诗坛巨擘钱谦益称赞他的诗: 情深而文明,言近而指远,包函雅故,荡涤尘俗,卓然以古人为指归,而不复坠入于昔人之兔径与近世之鼠穴,信栎园之雄于诗也!”(《赖古堂集·赖古
工:重返学术视野中心的人物
作者:陈圣宇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术视野  人物  《四库全书》  明末清初  文艺活动  艺术鉴赏  艺术家 
描述:工(1612~1672年)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人、学者、艺术家、藏书家、出版家、文艺活动赞助和组织者。他精于诗文、书画篆刻和艺术鉴赏,生平著述丰富,《四库全书》原本著录周工著述五种,存目三种。
陈洪绶为周工作画之心态探析
作者:李洪娟  来源:艺术研究快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洪绶    遗民与贰臣 
描述:达惜别之情外亦是向挚友求救。
工《赖古堂印谱》探析
作者:欧阳摩一  来源:新世纪图书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赖古堂印谱》  现存版本 
描述:献价值,对后世汇辑印谱影响深远.
青春燃典雅:青春版《牡丹亭》在传统昆曲上的继承与创新
作者:黄丽珠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戏曲艺术  昆曲  昆曲  剧本  剧本  曲牌  曲牌  唱腔  唱腔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继承  继承  创新  创新  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 
描述:针对目前传统昆曲音乐低迷的现状,青春版的《牡丹亭》,可以说给处于困境中的昆曲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主要通过对青春版《牡丹亭》的音乐等诸方面因素分析,论述它在传统昆曲艺术所表现出来的继承和创新,最后对昆曲音乐的未来做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