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绿江南岸”的“绿”字
-
作者:昌前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语文教师 洪迈 论诗 诗眼 春风 宋人 词例 例举 色彩
-
描述:论》专著中也引用了洪迈的评说,且称道不已,说“又绿”比其他的字“色彩鲜明”,能“唤起我们的联想”。一般语文教师也认为句中的“绿”字是王安
-
姚江:江南文明的摇篮
-
作者:王重光 来源:文学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姚江 河姆渡 渡口 宁波 江北区 三江口 宁绍平原 两岸 高桥镇 王安石
-
描述:有位学者这样赞美姚江:“这是一条极平常的江河,在400万分之一的中国地图上,甚至没有她的名字。然而,在浙江,没有一条江河具有如此辉煌的历史;在江南,没有一条江河具有如此悠久的文明;在中国,没有一条
-
江石的巨芹时代
-
作者:暂无 来源:华夏地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文学成就 宋文化 欧阳修 王安石 黄庭坚 杨万里 辛弃疾
-
描述:江西古称江右,两宋文化极其发达,尤以文学成就最为突出。三百多年里,名家大师如过江迷宫鲫,创作出无数篇流传千古的诗文。晏殊、欧阳修、王安石、曾巩、黄庭坚、杨万里、辛弃疾、姜夔、洪迈、文天祥……这些光耀千古的名字,不但是江西文学史,也是中国文学史的主角
-
从“春风又绿江南岸”说起
-
作者:文慧 来源:小学生天地(高年级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南 《泊船瓜洲》 第11册 语文课本 王安石 人教版 古诗 中学
-
描述:同学们在小学语文课本第11册(人教版)中学过王安石写的古诗《泊船瓜洲》,诗中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非常值得大家细细品味。
-
“春风又绿江南岸”注释
-
作者:暂无 来源:百家作文指导(小学中高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南 注释 “人”字 王安石 “绿” “到” “过” “满”
-
描述:春风又绿江南岸 这句也是王安石讲究修词的有名例子。 据说他在草稿上改了十几次,才选定这个“绿”字;最初是“到”字,改为“过”字,又改为“人”字,又改为“满”字等等(洪迈《容斋续笔·卷八》)。
-
沈城欣见“江南岸”
-
作者:齐世明 来源:芒种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南 《泊船瓜洲》 王安石 扬子江
-
描述:公元1075年(北宋熙宁八年)二月 ,54岁的介甫公(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1021-1086)第二次拜祖,奉诏进京,舟次扬子江边,写下了《泊船瓜洲》
-
朱熹、陆象山的书院理念及其现代意义
-
作者:曾春海 来源:哲学与文化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白鹿洞书院 学规 陆象山 槐堂书院 象山书院 心学 理学 人文教养 义利之辨
-
描述:朱熹、陆象山的书院理念及其现代意义
-
我国古代书院及教学特色简介
-
作者:张连军 来源: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书院 书院教学 教学特色 陆九渊 吕祖谦 白鹿洞书院 王守仁 自由讨论 自学为主 鹅湖之会
-
描述: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在我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论述了我国古代书院的设置梗概及书院在教学方面的主要特色,以便我们批判地继承书院教学中的有益的东西,做到古为今用
-
略论我国书院的教学与刻书
-
作者:刘实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书院 白鹿洞书院 讲学 刻书 学校教育制度 陆九渊 我国古代 紫阳书院 朱熹 司马光
-
描述: 书院是我国自北宋至清末的一种学校教育组织,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种较高的学府,但它不同于通常所说的学校。现在谈论书院,可先附带略述我国宋代以前设置的学校。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起源于奴隶社会
-
试论书院对江西文化发展的作用
-
作者:曾子鲁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院文化 白鹿洞书院 文化发展 江西 陆九渊 王阳明 朱嘉 程朱理学 象山书院 陆象山
-
描述:本文主要以宋、元、明的大量事实,论证书院在培育人才、活跃学术等方面,对江西文化发展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从而进一步发掘书院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吸取教训,使其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