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29)
报纸(105)
学位论文(4)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37)
地方文献 (2)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3(11)
2011(13)
2010(14)
2009(11)
2008(8)
2007(6)
2004(4)
2002(6)
1998(8)
1995(3)
按来源分组
其它(6)
中国劳动(2)
法制资讯(1)
语文学习(1)
公民与法(审判版)(1)
法律与生活(1)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1)
工程机械与维修(1)
科技信息(1)
科技致富向导(1)
治理经济失衡应是当前中国政策着力点
作者:章玉贵  来源:财会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经济  政策着力点  经济失衡  治理  外围环境  经济大国  中国工业  经济增长 
描述:2009年即将过半,中国经济在外围环境恶劣、内部困难加重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令其他主要经济大国羡慕的增速。来自工信部和社科院工经所的报告显示,下半年中国工
公卫政策应是医改的总起
作者:张文燕  来源:中国医院院长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共卫生工作  战略地位  公共卫生政策  医院院长  公共卫生学  医改  应用性研究  制度性  出发点  中国公共政策 
描述:公共卫生应是所有卫生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个战略地位目前在中国还没有得到体现,也没有一套制度性的安排来进行有效的实现。美国哈佛大学近年来与中国的交流逐渐增强,并成立了肯尼迪政府
从王安石变法看政策执行的必备要素
作者:司将  来源:武警工程大学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政策执行  必备要素 
描述:政策的执行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其中领导者的综合素质、直达基层的领导骨干、及时高效的反馈机制、牢靠的群众基础以及周密配套的实施方案,都是政策执行的必备要素。讨论政策执行的必备要素,对于政策的执行
超越“质量话语”应是我们的政策抉择吗
作者:暂无 来源:学前教育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质量话语  质量评价  早期教育政策 
描述:质量标准体系制订与实施的过程和早期教育质量的保障与提高统一起来,促使更多的人关心和参与讨论有关童年早期的价值与早期教育的目的等根本问题。
试论"周礼"对中国封建法律的影响
作者:柴荣  来源:前沿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封建法律  封建正统法律思想  《唐律》  《春秋》  周公旦  “明德慎罚”  犯罪和刑罚  “春秋决狱”  统治者  周公制礼 
描述:试论“周礼”对中国封建法律的影响柴荣“礼”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极其引人瞩目的课题,在西方现代文明扣开中国大门之前,礼便是先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其在中国法制史上的重要作用,更是值得探讨研究。从西周周
法律专业本科学生应是复合型人才
作者:金治泉 韦志中 孟勤国  来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法律专业  本科学生  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法律人才  律师事务所  高等法律教育  审判庭  法律专业  法律专业课  法律工作者 
描述:育体制方面存在的缺陷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法律专业的教育改革,应在这方面有新的突破。
就业促进法首先应是鼓励创业的法律
作者:余琴  来源:中国改革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就业促进法首先应是鼓励创业的法律
西汉的礼法结合及其在中国法律史上的地位
作者:华友根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法结合  中国法律  董仲舒  《春秋》  纲常伦理  《淮南子》  “八议”  《周礼》  汉书  《尚书》 
描述:具有重要地位.并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批评了礼法结合的旧律的不平等不合理,是奉行了独尊儒术和维护了封建礼教。
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应是社会主义法律的主要任务
作者:杨贻泽  来源:现代法学杂志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民内部矛盾  主要任务  社会主义法律  社会关系  统治阶级  国内主要矛盾  阶级斗争  社会秩序  历史时期  敌我矛盾 
描述:级斗争后的产物,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其目的是以此来建立和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法律要建立和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从根本上来说,就要对敌对阶级实行专政
社会性应是法律本质论的新立足点
作者:李力  来源:现代法学杂志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性问题  法律本质  社会主义法  阶级性  立足点  恩格斯  资产阶级  阶级斗争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 
描述:本质论的新立足点》和李权同志的《社会主义法仍然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两篇不同观点的讨论文章,供大家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