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报纸应是真正的新闻纸——访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本刊顾
作者:高南佳  来源:传媒观察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闻纸  新闻事实  新闻工作者  新闻通讯  王维  杂志化  国际新闻  总编辑  新闻奖  新闻版面 
描述:果来看,报纸的消息总是弱项,甚至消息一等奖都会空缺。再从各报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报纸的扩版之风越来越盛,但相应的新闻版面却没有随之增大。这种忽视新闻的重要地位,又认为写新闻很容易,而不认真去组织的偏见,需要引起有关同志的注意。王维同志说,早在1979年的全国新闻工作会议上,我就曾对报纸杂志化、新闻文章化、国际新闻版无新闻的状况提出过看法,并写过《报纸是新闻纸,报纸姓新》的
生物有机肥应是中国肥料发展方向——访Organi Gro
作者:张弛  来源:中国农资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料  发展方向  生物肥料  公司总裁  增产效果  新型肥料  化肥施用量  施用条件  微生物复合肥  施用方法 
描述:生物有机肥应是中国肥料发展方向——访Organi Gro
“两岸最大的政治目标应是携手迈向世界经济强国”——访国民党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新闻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两岸最大的政治目标应是携手迈向世界经济强国”——访国民党
“大学应是理想化的所在”——访南京大学校长蒋树声先生
作者:张立勤  来源:南风窗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校长  高校竞争力  学术腐败  办学理念  SCI论文  学科特区  诺贝尔奖  学术刊物  人才培养模式  学术自由 
描述:道的本原——我们相信,这是个永远不会过时、永远值得探讨的话题。有位来自昆明的教授,愿意借本刊揭一个黑幕:其所在高校院系,竟有脚踏仕学两道的某君,以重金收购学术刊物版面,以邀上级之欢,以猎不实之誉,以谋一已之私。这位教授尖锐指出:“公款买科研成果 ”也许会继“公款买学历”之后,成为新的腐败热点,使普通学人的生路更为屈辱和狭窄!诚然,高校不能脱离政治而自存,教师们也必须懂政治。我们认为,高校的政治不应当是某些官僚个人的政治,更应当是由知识和真理来支配的政治。过度的行政权力的介入,不但无益于高校竞争力的提升,更可能成为诸多腐败的渊薮。回归大学的本原,回归知识群体的本分,这是学人良知之要求,也是开放时代之吁请。我们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师生,在道义层面、在制度层面,对高校与高教的生态做诚实而深入的分析与反省,真实的大学之道定会日益昭明,良好的为政之道也才能应运而生。
技术创新应是中国冰淇淋进步的动力!:访大卫麦克(北京)食品
作者:牛牧  来源:中国食品工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食品香精  技术创新  副总经理  冰淇淋  中国  北京    一道工序 
描述:大卫麦克公司作为世界上主要香荚兰香精供应商而闻名于世。1896年成立以来一直被公认为香精工业的领先者,但其核心力量并不只限于香荚兰产品,拥有3万多种香精和现代化的应用试验室,能够按实际比例模拟客户产品在生产中所经过的每一道工序。
有益的,也应是高尚的(访现代舞厅舞专家郭明达)
作者:谭深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音乐、舞蹈研究)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有益的,也应是高尚的(访现代舞厅舞专家郭明达)
每个学生都应是教师手心里的宝 回应9A《奇迹由中职创造》
作者:陈美  来源:上海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职  学生  回应  奇迹  创造  教师  职业院校  心理素质  数控铣床  种子检测 
描述:的心理素质。当你获知111名中职中,48个一等奖、28个二等奖
话说金山寺
作者:心斋 才云 冯方宇 陈大经  来源:中华遗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山  苏东坡  白蛇传  山门  神话传说  梁武帝  玉带  和尚  故事  镇江市 
描述:您知道《白蛇传》里“水漫金山”的金山在哪里吗?您知道苏东坡和佛印在金山寺打赌输了玉带的故事吗?您知道金山寺的山门为什么不朝南而朝西吗?
禅宗名刹镇江金山寺
作者:徐时仪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山  佛教禅宗  泥沙淤积  镇江市  雷峰塔  大雄宝殿  梁武帝  长江水  “莫须有”  摩崖题刻 
描述:唐代僧人裴头陀在
心澄法师简历
作者:槛外道人  来源:佛教文化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法师  中国佛教协会  定慧寺  方丈  大众  籍贯  师生  金山寺  简历  镇江市 
描述:京栖霞佛学院就读、后继续深造于中国佛学院直至研究生毕业。心澄禅师在校期间,学修并重、品学兼优、攻专三论、精通书法。将近毕业前夕,中国佛学院请市宗教局转来公文一件,决定心澄留校任教。当时慈舟禅师见爱徒学有所成,实为心喜,但因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