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择”应训为“何异”
-
作者:朱千波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子》 文理 讲通 中学语文教材 朱熹 训释 集注》 引申义 吕氏春秋 课本
-
描述:为“异(不同)、别(区别)”,“牛羊何择焉”即“牛羊和有什么不同呢?”宋朝朱熹注此句曰:“择,犹分也。牛羊皆无罪,何所分别,而以羊易牛乎?” (见《孟子集注》),朱说十分精当。
-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注商
-
作者:左景仁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花山 褒禅山 注释 语言环境 王安石 文字 课本 疏通 注家 名称
-
描述:《游褒禅山记》中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一句,由于注释有误,串解与原文卯榫不合,难以疏通。课本在几次修订改版中对该句注文有所推敲,但一直没有抓住要害,至今含胡其辞。问题在于注家
-
学习应是学生“再创造”的过程-“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后反思
-
作者:饶丽萍 黄毕年 来源:小学教学设计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 数学教学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案例 教学反思
-
描述:学习应是学生“再创造”的过程-“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后反思
-
品德教育应是一种价值教育
-
作者:孙华 来源:人民教育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品德教育 价值教育 小学 品德生活课 教学理念
-
描述:位置”是话题之一。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崔允誋等三位专家撰写的文章,针对当前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起灵魂作用的———教学目标的制定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了阐释。读后您会对怎样着手确定一个好的教学目标,怎样规范地表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为什么要以过程目标为核心,预设目标与生成目标是什么关系等问题有新的理解和认识。话题之二是关于新课程中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杭州师范学院的马兰副教授在文章中,紧密结合中小学教学实际,就合作学习中的认识误区予以澄清,并为教师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建议。第二部分为课例研究与解读。涉及中小学多门学科。从研究的角度出发,我们尽可能保留了课例中的信息,把教学的全过程展示给大家,以便将整个过程纳入研究的视野。就大多数课例来讲,也带有浓厚的探索与研究的色彩。比如在课例中包含着这样一些问题:如?
-
引导应是简单的
-
作者:张惠萍 来源:四川教育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教学目标 小学 教学片断 评析
-
描述:引导应是简单的
-
教师的即时评价应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催化剂
-
作者:范光荣 来源:安徽教育科研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即时评价 《家》 小学 语文教学 学生评价
-
描述:师说:“你真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
-
“国学”的演变
-
作者:暂无 来源:机械管理开发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演变 梁启超 周礼 小学 学校
-
描述:启超写信给黄遵宪提议创办《国学报》,“以保国粹为主义”,使用了“国学”一名。
-
我想对您说
-
作者:谢逸 来源:素质教育博览(中高年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 作文 语文教学 《我想对您说》 谢逸
-
描述:尊敬的妈妈: 您好! 我心里有很多话想对您说,可是我怕您批评我,一直没敢讲,这次我不得不忍着IP(挨批)的心情跟您说了!
-
我为变化唱支歌
-
作者:暂无 来源:好儿童画报:(9-14岁)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 作文 语文教学 《我为变化唱支歌》 陆易文
-
描述:我们的生活每一天都有变化,你体会到了吗?现在,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把变化记录下来,为生活的美好变化唱一曲颂歌吧!
-
逃离巴伦比亚星
-
作者:李浩 赵玲 来源:科技展望:探索发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 作文 语文教学 《逃离巴伦比亚星》 李浩
-
描述:令观测员寻找最近的生存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