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汤显祖文化意识的悲剧冲突
-
作者:郭英德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论汤显祖文化意识的悲剧冲突
-
明代复古诗论的文学史意识
-
作者:陈国球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史观 文学史意识 诗论 李梦阳 何景明 现代学术 文学现象 我国古代 诗歌传统 胡应麟
-
描述:文学史,除非这些研究
-
注重设问艺术 培养问题意识
-
作者:祁秀玲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问题意识 设问 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 学生学习 根本原因 求知欲 学习过程 教学论研究 王安石
-
描述:互动中,在于学生能否积极思维,善于质疑发问,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学习的主体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设问艺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如何设问,才能使学生快速积极地进入语文问题情境之中,从而逐
-
论晏殊词的生命意识
-
作者:刘铸 来源:文学教育(中)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生命意识 及时行乐
-
描述:晏殊词清丽淡雅,温蕴秀洁,但雅致里不乏闲愁,和婉中满是嗟叹。他愁人生无常,生命短暂,他叹离多会少,欢娱无多,处处透露出无可奈何的生命意识。
-
女性境遇的吟述及其美感特征——近期两岸女性散文比较
-
作者:蔡江珍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散文 女性境遇 美感特征 女性文学传统 张晓风 经世致用 男权文化 八十年代 五·四 王英琦
-
描述:在中国,要从历史上寻找到女性文学传统几无可能。几千年的男权文化社会,导引着文学“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诗大序》)的经世致用效益,传达着作为权力中心的男性声音。直到“五·四
-
论明清时期女性对《牡丹亭》的解读
-
作者:沈毅 来源: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女性解读 女性解读
-
描述:价值.
-
我国戏曲史上的女性形象
-
作者:邱春玲 来源:齐鲁艺苑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形象 戏曲史 杜丽娘 崔莺莺 剧作家 《救风尘》 人物形象 劳动妇女 《牡丹亭》 《桃花扇》
-
描述:我国戏曲史上的女性形象邱春玲我国的戏曲从宋元的产生到明清的繁荣,历时数百年。在这期间,戏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生动感人的戏剧情节,成为我国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
浅论晏殊的女性词
-
作者:黄小蓉 来源:宜春师专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深不俗 情重不腻 完美人格
-
描述:本文论述晏殊的女性词对花间词的继承与发展。发展突出表现在:一是笔触投向了下层妇女,二是有其独特的美学风范。
-
世纪之交女性散文的心灵内蕴
-
作者:张鹏 来源: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散文 女性意识 王英琦 家庭 知识女性 作品 思想 心灵 作家 男权社会
-
描述:世纪之交女性散文的心灵内蕴
-
王安石诗歌中的女性描写
-
作者:钟洋 来源: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诗歌 女性形象 女性观
-
描述:王安石诗歌中刻画了西施和王昭君等历史人物和月里嫦娥、巫山神女等仙女、神女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寄托了王安石变法受压抑以及深受佛教思想影响的生命情怀,体现出王安石反对红颜祸水论、注重女子幸福的进步女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