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9)
报纸(63)
图书(4)
会议论文(2)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56)
地方文献 (30)
才乡教育 (1)
地方风物 (1)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47)
2013(9)
2012(12)
2011(5)
2010(17)
2009(13)
2008(8)
2007(7)
2005(6)
2003(7)
按来源分组
西江月(2)
企业家信息(2)
南昌日报(1)
合肥晚报(1)
广州日报(1)
佛山日报(1)
现代快报(1)
大众文艺·浪漫(1)
温州日报(1)
中国远程教育 下半月(1)
执著的追求-访乡土文学作家刘绍棠
作者:朱振军  来源:文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执著的追求-访乡土文学作家刘绍棠
书评·《不倦地追求——王益印刷文集》读后
作者:浦罗  来源:印刷技术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书评·《不倦地追求——王益印刷文集》读后
试论刘绍棠近年来作品的美学追求
作者:丁帆  来源: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艺术作品  美学追求  生活情趣  乡土文学  文学作品  现实主义  作者  田园牧歌  创作个性 
描述:黄泥巴”的少年,带着新中国翻身农民的喜悦和欢乐激情,一头闯开了文学的大门,为新中国文坛带来了乡野的晨露,吹进了新鲜的空气。象“青枝绿
从杜丽娘的形象看对人性复归的追求
作者:张文霞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封建礼教  人性复归  汤显祖  非人性  《牡丹亭》  “情”  人道主义  封建道德  封建制度 
描述:追求爱情幸福生活,生而死,死而生的动人曲折的故事,不仅揭露了封建礼教与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矛盾,而且歌颂了要求自由幸福的人性对于封建礼教的非人性的斗争中闪射出来的光辉,从而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执著追求者--父亲刘大年晚年记事
作者:刘潞  来源:近代史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大年  抗日战争  何键  八路军  国学  洗礼  国民党  马克思主义  残酷  新中国 
描述:部门的负责人,他犯过“左”的错误,也遭到过游街批斗和《人民日报》的点名批判。“文革”后,他有反思,也受到各种不同思潮的排斥。然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却坚定不移,始终没有动摇。
道德的追求 科学的桎梏——略论理学家的认识论导向
作者:张艳红  来源:经济经纬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认识论  陆九渊  朱熹  道德修养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理学家  张载  客观世界  伦理道德思想  哲学思想 
描述:力、破坏力是我们回答这个问题时必须注意到的。本文从与科技发展关系密切的认识论方面来剖析理学对科技发展的的危害,以理学大家张载、朱熹和陆九渊(并及王守仁)的认识论为研究对象。
黄庭坚后期诗作平淡简放的艺术追求
作者:梅俊道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平淡简放  后期诗作  黄庭坚  王安石  自然简放  艺术追求  后期创作  平淡自然  和陶诗  人格精神 
描述:黄庭坚后期诗作平淡简放的艺术追求
以情反理 追求个性解放——从《牡丹亭》看汤显祖的“至情”论
作者:韩彬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至情  至情  《牡丹亭》  《牡丹亭》  个性解放  个性解放 
描述:“情”是汤显祖文学思想的核心,而“至情”是其所追求的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贯穿于汤显祖整个艺术世界的灵魂。《牡丹亭》是汤显祖“至情”论的最好演绎,其贯通于生死虚实之间的“至情”呼唤着精神的自由和个性
品牌效应是广播人永久追求的目标--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频率
作者:高祥  来源:声屏世界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品牌节目  文艺频率  品牌效应  广播人  追求的目标  广播电台  节目的  广播节目  主持人  受众 
描述:品牌效应是广播人永久追求的目标--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频率
《不倦地追求—王益出版印刷发行文集续编》出版
作者:张佑如  来源:印刷技术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出版印刷  《续集》  王益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文集  精神文明建设  出版事业  毛泽东思想  出版史研究 
描述:革命青春。王益同志在欢乐的气氛中向前来祝寿的友好赠送了刚刚出版的《王益出版印刷发行文集续编》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