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39)
报纸(16)
图书(15)
学位论文(5)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56)
地方文献 (10)
才乡教育 (5)
宗教集要 (5)
按年份分组
2013(5)
2011(12)
2010(20)
2009(8)
2008(7)
2007(8)
1995(3)
1962(3)
1936(1)
1910(4)
按来源分组
其它(10)
辽海出版社(4)
作文教学研究(1)
中华书局(1)
吉林文史出版社(1)
商务印书馆(1)
文物出版社(1)
今传媒(1)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1)
中国收藏(1)
《鲁论》、《齐论》比《古论》出现得早——与明贵先生商榷
作者:乂田  来源: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鲁论》  《齐论》  《古论》  出现  次序 
描述:称,但无名而实存的《鲁论》、《齐论》比《古论》出现得早。
孙诒让与“写本”《说文解字·木部》残卷
作者:李海英  来源:汉字文化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解字  孙诒让  残卷  写本  《周礼正义》  《墨子间诂》  《契文举例》  学术著作 
描述:部》残卷的辨伪上可以看得出来。
浅析传奇梦幻手法在汤显祖“四梦”中的运用
作者:吕宏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传奇  纽带  骨架  楔子 
描述:梦作为人表达愿望和情感的方式和手段之一,自古以来,被作家们以各种方式借用,以表达自己的意愿。“临川四梦”也是如此,同样表达了汤显祖的艺术追求。他在借鉴传奇的梦幻手法时,能继承并创新
浅析传奇梦幻手法在汤显祖"四梦"中的运用
作者:吕宏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传奇 
描述:梦作为人表达愿望和情感的方式和手段之一,自古以来,被作家们以各种方式借用,以表达自己的意愿。"临川四梦"也是如此,同样表达了汤显祖的艺术追求。他在借鉴传奇的梦幻手法时,能继承并创新
简论《通典》的产生与中叶的著政典之风
作者:郝润华  来源:甘肃理论学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通典  杜佑  节度使  唐人  体例  中叶  十七年  家庭出身  淮南  周礼 
描述:《通典》是唐人杜佑所著的一部典志体史书。杜佑(734—812年),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官僚家庭出身,年轻时以荫入仕,先随浙西观察使,淮南节度使韦元书
晏殊词在宋词转型过程中的词史地位
作者:宋华 郭艳华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词  宋词  士大夫  艳情词  七十年  冯延巳  雅化  性爱心理  发展历程  创作 
描述:宋朝建立的最初七十年间,词坛颇为沉寂。文人在"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政策的鼓舞下,纷纷"学而优则仕",注意力更多的集中于对新政权的体认和参政议政热情的蓄积,因而即便在统治者鼓励士大夫饮宴享乐的社会风气下,文人也更热衷于创作与理想抱负相关的诗文,而不愿创作被五代亡国之君大力抒写过
书法正楷 市招圣手 驼其人其艺
作者:金兴明  来源:收藏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  上海  中华书局  印刷业  书写  出版界  发达国家  李瑞清  中央银行  中国图书 
描述:驼是上个世纪30年代上海有名的写市招的高手。和他同时的还有天台山农刘介玉(1878-1932年)、马公愚(1890-1969年)。刘介玉学清道人李瑞清的魏碑,骨架峥嵘,结构比清道人
“不容青史尽成灰”:刘绍和他的《传记文学》
作者:张昌华  来源:人物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记文学  成灰  回忆录  胡适  陈立夫  张学良  发刊词  台湾  民国史  办刊宗旨 
描述:《传记文学》的发刊词是刘绍亲撰的。他在办刊宗旨中说:"《传记文学》是以传记为领域的一种文学,任何与传记有关的文字与资料,都是传记文学的作品。"
《王荆公百家诗选》版本源流考述
作者:陈斐  来源: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荆公百家诗选  版本源流 
描述:38家62首。此外,还有南宋时少章评批本和元仇远《批评百家诗选》,版刻情况不明。
“衣冠制度,礼乐汉君臣”诗源考
作者:孙海桥  来源: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伯宗  胡季犛  衣冠制度  礼乐汉君臣 
描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影响了东亚地区,"衣冠制度,礼乐汉君臣"一诗,便体现了附近国家夸耀本国所拥有汉文化的夸耀之情。但是关于此诗的来源,历来众说纷纭,有日人滕木吉说,越南人胡季犛说,明人吴伯宗说,明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