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曾祺《涵芬楼文谈》研究述评
-
作者:韩李茁 来源: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曾祺 《涵芬楼文谈》 研究 述评
-
描述:《涵芬楼文谈》在清末民初面世之后却没有得到学术界应有的重视,其理论价值遭到遮蔽,直到20世纪末才开始得到学术界的关注。本文对该书的研究状况进行简回顾和评述。
-
论词义引申在训诂实践中的应用:孙诒让《周礼正义》研究
-
作者:方向东 来源:中国训诂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正义》 引申 研究
-
描述:代语文学》中指出,孙氏《周礼正义》训释《周礼》词语有十端,其中—端就是从多角度训释词义,有引申义,有古义.据笔者在研读中统计,孙氏在《周礼正义》中共有177处运用引申来训释词义.本文在对这些用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举例归纳所用的条例和方法.
-
南北西东总不同:几则古代剧论的启示
-
作者:张传若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青春版《牡丹亭》 古代 戏曲剧种 创意策划 地方戏 昆曲
-
描述:不顺也”。笔者对地方戏剧种问题本已多有感触,加之近读明代沈、徐渭、王世贞等人的一些剧论,想法尤多,遂成此文以记之。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纯粹探讨学理,而并非企图以此为地方戏争取观众而张目。——原因很简单,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在他的《中国戏剧史》中已经说得很清楚:“当代观众的认可,是一种超越理性的感性接受,这也是艺术传承与哲学和科学传承最大的不同。很多人试图用逻辑思维的方式说服当代观众接受或抵拒某种传统艺术,结果总是徒劳,因为感性接受属于另一个世界。”一、地方戏之成为问题今天的中国,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无疑已与整个世界深深地融为一体,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全球化等世界性现象当然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样一个交通、通信都极其发达,人们之间的沟通也突破语言障碍而变得极为简便的所谓“地球村”时代,中国戏曲...
-
“天府之国”在古代并非仅指蜀地考
-
作者:朱明勋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府 蜀地 古代 《周礼》 《史记》 苏秦 战国策 关中
-
描述: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到了汉初,这种说法更为流行。如《史记》卷五五载张良语曰:“夫关中,左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史记》卷九九载刘敬语曰:“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最早提出蜀地是天府之国者乃汉末之诸葛亮。《三国志·蜀志》卷五载诸葛亮语曰:“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这里的“益州”,主要是指蜀地。其后人们便逐渐称蜀地为天府之国了。如《晋书》卷八三载袁乔语曰:“蜀土富实,号称天府。”《南齐书》卷一五载:“益州镇成都起魏景元四年所治也……故诸葛亮云益州险塞,沃野天府。”同时,人们仍称关中为天府之国。如《晋书》卷三七载淳于定语曰:“关中,天府之国,霸王之地。”并...
-
古代官名的袭古性探析
-
作者:沈小仙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官名 古代 《大唐六典》 《周礼》 王莽改制 历史文献 更替 御史 官制
-
描述:典》仿《周礼》等。二是文人喜用古称,以示风雅。[第一段]
-
“狱”最初是指什么?监狱在古代有哪些名称?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高二高三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监狱 名称 古代 罪名 商朝 诉讼 出现在 周礼 司寇 圜土
-
描述:"狱"字最早出现在商朝末期,《周礼.秋官.大司寇》注:"狱谓相告以罪名者,狱从犬从言,两犬相啮必先相争,人之相争亦类是。故从犬犬相争必以言相争,而后有狱。"表示为防守因讼而被拘者之意。古代"狱
-
20世纪以来曾巩研究综述
-
作者:孟丽霞 来源:黑龙江史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研究 冷落 评价 薄弱点
-
描述:对曾巩的研究一向没有像唐宋其他七家一样平衡,曾巩的研究在文学史上曾经一度出现过无人问津的阶段。本文试图对曾巩的研究从20世纪至今进行简单的整理;试图从整理中看到曾巩研究的薄弱点。
-
语便而无他——谈古代骈列人名称序
-
作者:邓彦如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洞宗 佛教文化旅游 名称 古代 词涵义 云岩 仄声 前不久 平声字 佛学
-
描述:思,传希迁,希迁传药山,药山传云岩,云岩传良价禅
-
不肯为词:古代公文写作趣闻杂谈
-
作者:眭达明 来源:秘书之友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文写作 《续资治通鉴》 杂谈 趣闻 古代 中华书局 王安石 宰相
-
描述:及除官,知制诰王安石疑辙右宰相,专攻人主,比之谷永,不肯为词,韩琦笑曰:彼策谓宰相不足用,欲得娄师德、郝处俊而用之,尚以谷永疑之乎!改命沈遘,乃为之词。——《续资治通鉴》卷五十九,中华书局1957年8月第1版第1449页。
-
觉醒者、叛逆者、卫道者:论汤显祖思想的复杂性
-
作者:包秀珍 成曙霞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叛逆者 觉醒 时代 思想 明朝 复杂性 社会状况 民心 生活
-
描述:吕坤在《去伪斋集》中曾这样描述明朝中晚期的社会状况:“民心如实炮,捻一点而烈焰震天;国势如溃瓜,手一动而流液满地。”而汤显祖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