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词与江西诗派
-
作者:邓魁英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前期 古人 典故 江西诗派 江西派 唐人 王安石 北宋末年 艺术手法 黄庭坚
-
描述:,“其言直而切”的新乐府运动。在北宋前期,散文和诗歌创作的改革也是同时进行的。这是
-
读书与藏书
-
作者:刘墨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藏书家 读书 收藏 实际 鉴赏 扩充 古人 胡应麟 洪亮吉 经史
-
描述:得明白。
-
也谈“谦虚”
-
作者:张凌 来源:初中生辅导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表现自我 古人 王安石 苏东坡 再谈 时代潮流 思想观念 教导 菊花 自我价值
-
描述:也谈“谦虚”
-
唐宋诗别略论
-
作者:姜书阁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唐人 王安石 政治安定 二十年 北宋王朝 社会动乱 典故 古人 唐宋诗
-
描述: 在三千年来的中国文学史上,特别是诗歌史上,唐代的诗歌特放异彩,占据了最光辉的一个篇章,它继承并超过了《三百篇》和汉、魏、六朝。但唐代三百余年之后,宋、元、明、清的旧体诗歌(专指古、近体诗)却是由盛变衰,不复能如唐诗之辉煌灿烂了。唐诗是继齐、梁、陈、隋长期绮靡宫体诗风之后,在唐王朝前期政治安定,经济
-
誉扬海外 功著书林--记书法教育家吴炳伟先生
-
作者:李金彝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理论 书法教育家 神形兼备 王僧虔 书法作品 书法家 形质 境界 古人 吴炳
-
描述:是既不脱离形,而又重视了“神采为上”的这一方面。
-
重读《伤仲永》有感
-
作者:徐慧 来源:语文新圃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父亲 重读 北宋 古人 结构严谨 创造精神 沉思 初读 文豪
-
描述:初读北宋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心中仅有对方仲永的深深惋惜:一个天资聪明的男孩,本可以成为一代文豪,但由于其父的愚昧、虚荣和自己的懦弱,最终变成平庸之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读到了《伤仲永》,掩卷后,我沉思起来:如果方仲永没有一个如此不明智的父亲,如果方仲永的父亲没一个如此缺少主见的
-
胡適的集句聯
-
作者:程巢父 来源:中国文化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文化 成句 九十年代 古人 八十年代 王安石 格言 王符 人文系统 生活情感
-
描述:還不能算是首創者,晋朝的傅咸嘗集《詩經》句以成篇,是集句不始自荆公的碓證。
-
丰子恺笔下的诗词世界(二)
-
作者:何田田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丰子恺 云遮 文言 飞来峰 王安石 西塞山 刘禹锡 杜甫 水船 古人
-
描述:我从小喜读诗词,只是读而不作。我觉得古人的诗词,全篇都可爱的极少。我所爱的,往往只是一篇中的一段,甚至一句。这一句我讽咏之不足,往往把它译作小画,粘在座右,随时欣赏。——丰子恺
-
古诗文读后有感
-
作者:周天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文 古籍 文体比较 古人 读后 读书笔记 思想 古代文化 柳宗元 王安石
-
描述:较自由,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只写读书后的真实感受,不作写不出时硬写的无病呻吟。《古文观止》中,苏轼的《留侯论》、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都是著名的读书笔记,从古人事迹中,引申出对后人有益的体会来
-
有月亮的夜晚——谈苏轼《水调歌头》
-
作者:骆玉明 来源: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歌头 水调 无穷 心情 王安石 日常生活 古人 境界 宇宙
-
描述: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