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包容并蓄的苏氏蜀学
作者:賈大泉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之道  思想  宋代  朱熹  程颐  文化研究  道德  儒家  北宋中期 
描述:统学说。江西新说为王安石开创,得到
为什么读书
作者:胡适  来源:读书文摘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书  哲学家  解决困难  思想  黄金  王安石  环境  遗产  茅草  大官 
描述:从前有一位大哲学家做了一篇《读书乐》,说到读书的好处,他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意思就是说,读了书可以做大官,获厚禄,可以不至于住茅草房子,可以娶得年轻的漂亮太太(台下哄笑)。诸位听了笑起来,足见诸位对于这位哲学家所说的话不十分满意。现在我就讲所以要读书的别的原因。
《红楼梦》的文化精神
作者:孙逊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文化精神  三国演义  文化特质  具体体现  人与人  汤显祖  哲学  思想  名著 
描述:本文旨在论述《红楼梦》的“情文化”、“情本思想”的内质精神,及其包含的丰富内容和哲学上达到的高度。
陆九渊“切已自反,改过迁善”的道德教育
作者:杨晓光  来源: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德教育  道德修养  陆九渊  思想  三个方面  圣人  自反  本心  剥落  人之初 
描述:,必有以去吾心之害。”意思是只要保持、恢复人的“本心”,世上万物道理自明,但是要保持“本心”
简洁明快 准确有力--漫谈《答司马谏议书》的写作技巧
作者:王毅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答司马谏议书  简洁明快  写作技巧  崇高精神  驳论文  政论性  思想  文章 
描述:篇文章凌厉无前的气势,正是由这种思想和精神所决定的。没有这种思想和精神,而要折服自己的论敌,那就
再论白沙哲学本体论问题
作者:辛朝毅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本体论  广东社会科学  发展过程  陈白沙  哲学史  哲学家  思想  境界  《行状》  陆九渊 
描述:了晚年境界极高,已经到了人所难以理解的程度.这里可以看到,白沙哲学有过一个发展过程.过去我们研究哲学史,对某些哲学家思想的探讨就往往忽视了“发展过程”这一点,抽去这些思想所存在的时间空
略谈王安石敢于改革的精神
作者:唐兆梅  来源: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反对派  改革过程  北宋王朝  “变”  士大夫  规章制度  变化规律  思想  政治家 
描述: 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在为相期间实行的变革,无论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是很可观的。他在改革过程中留给后世的一个最宝贵的东西,就是不论当时朝野上下反对派的攻击如何猛烈,怨谤如何其多,阻力如何之大,他都以“不量敌之众寡”的大无畏精神,敢想敢干,勇往直前,突出地表现了他那敢于改革的精神。
对“论概念发展底两个主要阶段”的意见
作者:冯增信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全  具体概念  亚里士多德  表现形式  类事物  概念发展  思想  主要阶段  黑格尔  概念阶段 
描述:里就我所初步想到的提出一些问题和意见来和周礼全同志商榷。一什么是事物的本质?
陆九渊哲学中的“道”及“心”、“道”关系
作者:刘宗贤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圣人  思想  陆九渊  朱熹  道德意识  道德行为  道德修养  伦理原则  道德准则  理性原则 
描述:;或者从宋明理学的一般常识出发,把道等同于“理”。这也是对陆九渊本体论思想的性质往往搞不清楚的原
孔子的思想
作者:孙开太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思想  奴隶主贵族  地主阶级  统治者  奴隶社会  鲁国  周礼  教育思想  唯心主义  相结合 
描述:小吏.因孔子懂得周礼.鲁昭公曾派他到周王室史官那儿去学礼.后来,因鲁国内乱,孔子到齐国,但未被重用.回到鲁国后,广收门徒,从事教育,整理文化